|
中國第一本《中國政府績效評估報告》於4月25日在北京舉行首發儀式。 |
中評社北京5月3日電(評論員 張沐)近日,有關推進政府績效科學評估成為熱門的公眾議題,更有人形容這是一場改變政府執政能力的“靜悄悄的革命”。為此4月25日在北京還專門召開了政府績效管理研討會及《中國政府績效評估報告》的首發儀式。時值中國經濟為抵禦國際金融危機的侵擾加緊“強身健體”之際,如何判斷各級政府應對危機的壓力和考驗,以至該《報告》的推出格外引人矚目。北京大學政府績效評估中心主任周致忍教授認為,當下最關鍵的是如何把這套詳細設計的指導方案“落實到位”。
據介紹,中國有關政府績效評估的工作已有近20年的歷史。1998年,全國開始構建財政投資評審制度體系,明確了評審對象,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評審方法和程序,建立了相對獨立的投資評審機構隊伍。再早可溯及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試行的機關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1982年勞動人事部下發通知要求國家行政機關都要制定崗位責任制,將崗位責任制同考核制度、獎懲制度及工資改革結合起來。到90年代初,各地在崗位責任制的基礎上普遍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不過,隨著各地新形勢的發展變化,問題也不斷地突現出來。
由於考核方式實行的是“上查下”或是部門間、部門內的互查,造成考核過程的不透明和考核結果的不公開;且考核主體多為上級領導或是黨政機關內部工作人員,造成考核主體的單一性;同時,該管理體系的目標主要是為了改進機關作風、提高效率、保證黨和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能較好地完成,並沒有更多注重社會服務職能的建設等等。《報告》課題組指出,長期以來,效率原則是公共組織基本的價值取向,行政高效成為政府追求的最高目標。而自上而下的政府考核的局限性之一就是,政府機關“眼睛朝上”,只關注上級領導是否滿意,雖然可以把反映公眾的呼籲作為指標設計的考慮之一,但是從制度上並沒有跨越政府內部評議的框框。
隨著社會民主化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政府管理的本質不是管制而是服務”,因此政府評估的導向要“以公民為中心,以公民的滿意度為政府績效這個“終極標準”。
《報告》主編、課題組組長桑助來認為,經過長達7年的調查和研究,《中國政府績效評估報告》可看作對政府績效評估現狀一個“初步的總結”。他特別強調,中國目前的各種政府績效評估體系的運行存在五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政府績效評估發展不平衡,許多地方政府考評依然採用傳統的方式,以公務員個人總結代替部門考核,以年度會議代替績效目標制定,以單項評比檢查代替綜合績效評估;
二是政府績效評估缺乏統一的政策指導和法規保障,政府績效評估時間十幾年來一直處於自發狀態,工作的啟動和開展主要取決於領導人對這項工作的認識程度,容易造成地方政府績效評估工作的持續性不強,經驗交流和推廣不夠,評估實踐的廣度、深度和力度受到影響;
三是政府績效評估體系不健全,會有片面追求GDP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