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直面災難,中國收獲啓示(組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2 15:18:20  


4月2日,在北川縣老縣城的山頭上,吊唁者放上一束紅色的塑料花,祭奠逝去的親人。新華社
 
  尊重自然、尊重規律、尊重科學——2008年7月3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做好汶川地震災後恢複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上述“三個尊重”被鄭重寫入。 

  去年9月,《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總體規劃》正式發布,其最大的亮點之一是首次使用了“功能分區”的概念。 

  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綜合評價,按照國土開發強度、產業發展方向以及人口集聚和城鎮建設的適宜程度,規劃區國土空間被劃分為“適宜重建區”“適度重建區”“生態重建區”三種類型。 

  “承載責任的前提,需要有科學謀劃,亦需要科學建設。這當中交織著對災區百姓、對子孫後代、對歷史的重大責任考量。”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說。 

  這是我國首次針對某一災害編制國家級重建規劃,它的編制過程本身就充分體現了科學精神。出台前不僅經過嚴謹的評估論證、問卷調查,而且用中、英兩種文字向世界發布,全球征集意見。完全有理由說,這一規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在重建中獲得新生的災區,不僅恢複原貌,而且大量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管理、理念,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換代,吐故納新,在新的起點上開始了更高水平的發展。 

  王一鳴說:“過去,人們習慣把自然災害視為人類的‘天敵’。而今,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在宇宙中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和脆弱。我們必須學會順應自然,努力與自然和諧相處,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趨利避害。” 

  危難之際再次激發巨大民族凝聚力。古老民族精神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升華,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給人類可持續發展增添啓示 

  災後重建,既要重建物質家園,也要建設精神家園。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是海內外每一個華夏兒女的根脈所系,每到危難之際,總會神奇地轉化為強大的民族凝聚力。這一點,在汶川大地震中彰顯無遺。 

  2008年5月19日14時28分,國旗半降,汽笛鳴響,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這一刻,古老的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獲得了升華。 

  危難關頭,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我們的人民萬衆一心,衆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譜寫了人類抗災史上的壯麗史詩,鑄就了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的又一股充滿強大生命力的新鮮血液。 

  “我們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歷經艱難險阻,依然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靠的正是這種強大的民族精神。”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指出,地震災害中迸發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是偶然,而是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在地貫穿著愛國主義”。抗震救災凸現的精神,要成為人們長久的精神價值坐標。 

  震後一年間,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所蘊含的非凡力量一直在延續。 

  “江蘇小區”“天津小區”“同心路”——在四川、陝西、甘肅災後重建現場,這樣的新地名形成了一道道獨特的風景,幾乎每個地名背後都有一段對口支援的感人故事。一年來,對口支援的各省市不僅給災區帶來了人力、物力、財力、智力支援,更帶來了全國人民的手足深情。 

  還有那些志願者。很多人災後繼續留下來,做著默默無聞的工作。一個北京中年人,在漢旺板房區為受災群衆開了免費圖書館;一個河北小夥子留在都江堰為過渡安置群衆幹各種雜活;一個上海姑娘,為照顧一名地震致殘孤兒,在災區整整堅守了一年…… 

  一點很小的善心,乘以13億,都會聚成愛的海洋;一個巨大的困難,除以13億,都會變得微不足道。 

  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總是在歷史進步中不斷得到豐富,在災難中不斷得到升華,在弘揚中不斷得到培育,在培育中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 

  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的艱難歷程中,中國人民表現出的堅忍不拔、負重自強的民族品格,讓世界為之動容。去年震後,俄新社一篇文章說:“面臨災難,中國展現出堅韌與頑強,中國贏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贊揚。” 

  進入21世紀的地球,并未因人類的進步和繁榮而避免來自自然或社會領域的重大災難。人類如何實現長久的生存與發展?從中華民族五千年輝煌而曲折的歷史中生長出來的抗震救災精神應具有重要啓示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