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5月15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大代誌有兩款,一款是當下就知道“出代誌吔”,例如九一一,眼看客機撞進南塔、北塔,任誰都能肯定,這是歷史的一天。但另外一款,卻是當下容易忽略,要經過相當時日,大家才會領悟,原來這趟過程,如此重要。就像兩岸關係的發展,當年數百萬軍民,為了避秦來臺,最後都成了台灣人;或者像經國先生晚年,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號召,日後大家才了解,他老人家準備讓兩岸解凍的苦心。
社評指出,所以馬政府上路一年來,其實台灣正在寫歷史,因為兩岸關係又悄悄展開了另一輪寧靜革命。多數人或許只是看到江丙坤和陳雲林一會、二會,乃至三會;兩岸從三項協議、六項協議,到接下來可能的ECFA等等。但如果能放遠眼光,也許我們正在摸索的,是一個和歷代內戰迥然不同的結局,可以證明廿一世紀的中國人,已經有智慧、有技巧,可以從傳統“天無二日”的零和遊戲,走向某種更開放、更穩定的共存共榮局面。
社評說,之所以需要這種智慧、這種技巧,從國際觀上,當然是來自中國的崛起。打個比喻,人類從來沒有跟恐龍相處過,不能確定是恐龍終將吞噬人類,還是它會乖乖呆在侏儸紀公園裡頭,變成人類的搖錢樹。同樣的,從乾隆皇帝以來,三百多年,中國就未曾在國際上,擁有過這麼大的影響力;自然也沒人說得準,她會好好地扮演國際社會的一員,還是最後野性大發,變成下一回合霸權的追求者。這是歷史終將解答的。
從這個角度出發,兩岸關係需要與時俱進、需要寧靜革命,已是形勢比人強的有限選項。回顧六十年來,兩岸原本就是變動不居,從最早反共抗俄、不共戴天;到台灣退出聯合國,遭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而後務實外交,“中華民國”願意在名份上保持彈性,以經貿實力打開局面;約十年前,又變為繞過大陸,試圖衝撞現有體系,叩關各種國際組織。如今千迴百折,馬政府又重返“以談判代替對抗”的思維,其實也反映了客觀環境的急遽變化。
當然,歷史在發展的階段中,禍福難以預料。一方面,固然兩岸互動快速躍進,眼看大陸金流、物流、人流行將湧至,股民們雀躍於陸資效應所帶來的臺股紅盤;甚至聯合國周邊組織,也為台灣開啟一隙門縫,證明了通往聯合國最近的道路,仍需經過北京。但另一方面,畢竟人類沒跟恐龍生活過,隨著兩岸關係的全面化與深刻化,量變難免產生質變,今天瑯瑯上口的神主牌“一中各表”、“政經分離”,下階段會不會變成絆腳石?島內的藍綠對立,又將是走向終結?還是激化?屆時必然考驗著台灣人的智慧。
社評說,更有甚者,學習和中國大陸相處,實在是全世界共同的課題。儘管事實說明,兩岸關係應高於外交關係,但“中華民國”做為“主權國家”,終究不能沒有自己的外交路線,而隨時俯仰於人。加上美、日基於各自國家安全,也不可能容忍位於太平洋航道之上的台灣,過度地倚賴中國大陸市場。日前“台灣地位未定”之論,忽然又出自日本代表之口,或許已可視為彼國對於兩岸經貿發展的嚴肅注視。台灣如何在中、日、美等列強之間,走出一條權力均衡的道路,勢必又是另一項考驗。
當然,摸著石子過河,要實驗才會有結論,是兩岸交流不得不然的趨勢;行遠必自邇,先求有,再求好,也才是政治上務實的做法。穩住兩岸關係,不僅有助減少彼此對耗;若干國際空間,也可以透過協商而開拓出來。台灣的領導人,不分藍綠,都應該體認,今後兩岸發展,絕對會是歷史上的一頁;只是天助自助者,倚賴善意,終究難逃看人臉色;如何增進自我價值,才是外交上永遠的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