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扛夫奮力將靈櫬抬上中山陵最後一段台階 |
第五段、也是最後一段路程:自廣場至墓室,仍用人力。9時20分,靈車停於亭式的靈輿前,由杠夫將靈櫬移入靈輿,起杠上行。由於台階陡長,行進十分吃力,杠夫需竭盡全力。至祭堂前的平台後換用小杠,將靈櫬移入祭堂。在那裡,舉行了奉安典禮。禮畢,仍由杠夫將靈櫬移入墓室安放。隨後,參加奉安典禮的全體人員最後入墓瞻仰;接著,宋慶齡率孫科夫婦等家屬親手關閉墓室大門。
從北平到南京的“奉安”過程中,曾有六次大規模的鳴炮。第一次是5月26日零點正,從孫中山靈櫬自碧雲寺起靈時開始鳴炮101響;之後,在26日下午靈櫬抵達前門東車站、28日上午靈車抵達浦口車站、威勝艦載靈櫬過江、以及6月1日正式“奉安日”淩晨靈櫬自中央黨部移上汽車的時候,均鳴炮101響。
最重要、也是最後一次鳴炮,是在6月1日正午12時,那是孫中山靈櫬入墓安放──即“奉安”的時刻。根據統一要求,全國交通一律停止3分鐘,全國民衆一律停止工作、靜默3分鐘志哀。而12時整,獅子山炮台開始鳴炮,共101響,突然爆發的驚天炮聲,不僅震撼了每個人的心靈,也明示萬衆:孫中山的靈櫬已經進入了最後安放的地點。
至此,這場規模宏大的“奉安大典”終於宣告結束。
孫中山遺體改殮易棺之謎
“奉安大典”雖曾留下十分詳盡的歷史資料,但也難免遺有漏缺。在自1925年孫中山去世後暫厝碧雲寺到1929年奉安大典這四年多時間裡,有許多關於遺體的傳說真假參半,給後人留下不少難解的謎團。
據資料所載,孫中山的遺體曾經數次改殮易棺,比較權威的說法是“五殮四棺”——所謂“殮”,是指逝者的遺體穿衣入棺,實際上,若將每次易棺算作一殮,孫中山的遺體應為“六殮四棺”。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的當天,遺體便被送往協和醫院,進行病理解剖并予以防腐處理。手術於3月15日完畢,上午10時舉行“小殮”,按照民國禮制,身著大禮服、頭戴禮帽、足穿皮靴,然後移入棺內。
孫中山生前曾經說過,自己逝世後,希望能像蘇聯領袖列寧那樣,保留遺體供民衆瞻仰。因此,在他病故的第二天,國民黨便與蘇聯政府聯系,定制安葬列寧時使用的那種“水晶棺”。但“水晶棺”的制作運輸尚需時日,只好暫時使用協和醫院舊存的一具美式棺木。這具棺木用美國上等沉香木制做,上面有玻璃隔層,可以瞻仰孫中山遺容。這是“第一殮”、“第一棺”。
3月下旬,蘇聯政府用火車將“水晶棺”運來中國,但最終未能使用。曾有傳言說,“水晶棺”在運輸中產生破損,以致不能使用。也有人說,“水晶棺”的尺寸對於孫中山遺體而言顯得短小了一些,所以沒能使用。其實,“水晶棺”最終未用主要原因有兩個,其一,專家認為它僅適用於氣候寒冷幹燥的北方,而若在炎熱潮濕的中國南方,遺體最多只能保存20年。其二,此時已經發現,由於初期的防腐處理不够理想,孫中山遺體的皮膚開始變黑,不可能按照所希望的那樣長期保存原先的狀態了,使用“水晶棺”已無意義,只能改為土葬。水晶棺盡管未用,仍應算作“第二棺”。
孫中山靈櫬按原定時間於4月2日移往碧雲寺,放入金剛寶座塔的石龕內。同時,又由協和醫院另外制作中式新棺。4月5日清明節,有關人員打開美式沉香木棺,將孫中山的遺體用中式新棺重新裝殮。這具棺椁為楠木材質,內壁用耐腐蝕的鋁材制作,棺內滿盛福爾馬林藥水,浸沒遺體,以達到防腐的目的。棺椁上部裝有玻璃蓋罩,以便觀察內部情況,其上再覆蓋楠木棺蓋。裝殮完畢後,重新放回石龕內。這是孫中山遺體的第二殮,中式楠木棺為“第三棺”。
接下來的故事極為驚險曲折,而且迷霧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