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代市長王榮 |
中評社北京6月15日電/在談到“空降”深圳的代市長王榮時,很多人加重語氣這樣說“蘇州過來的!”。除了強調這是一位外地調來的領導,人們期望王榮能將蘇州奇跡帶到深圳來。在專家看來,王榮調任深圳不可避免地會延續他在蘇州的治理風格,移植和借鑒在蘇州的治市經驗。
《南方都市報》報道,近兩年,深圳和蘇州都在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依靠自主創新帶動城市的發展。不管是在自主創新方面的投入,還是帶來的產值、收益方面,深圳在全國都可算是名列前茅。蘇州雖然也提出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成效似乎卻不如深圳明顯。不過,在吸引人才方面,很多人則認為蘇州的一些經驗值得深圳借鑒。
今年2月份以來,深莞惠一體化逐漸升溫,三地連續召開兩次黨政高層聯席會議,並簽署框架協議和具體的合作協議。三地合作剛剛破題,主要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劉玉浦牽頭推進,也相信新的代市長王榮也能夠很快進入角色。
“蘇州過來的!”在談到“空降”深圳的代市長王榮時,很多人加重語氣這樣說。除了強調這是一位外地調來的領導,這種語氣中還飽含著一份期待。近些年來,蘇州創造了和當年深圳類似的發展奇跡,人們期望王榮能將這種奇跡帶到深圳來。在專家看來,王榮調任深圳不可避免地會延續他在蘇州的治理風格,移植和借鑒在蘇州的治市經驗。
蘇州工業園的成功能否讓深圳“騰籠引鳳”,蘇州城市品牌打造能否助推深圳文化提升檔次,蘇州在與長三角一體化融合的成功經驗,能否很好地“複製”於珠三角一體化。根據王榮主政蘇州經歷,該報梳理出六大“蘇州經驗”。儘管不同的地區和城市都有自身的特點,但這並不影響深圳對這位來自蘇州的代市長有更多的期待。
建設工業園:深圳如何引鳳入籠?
在“蘇州經驗”中,蘇州工業園的成功最為人稱道,也是“蘇州經驗”的靈魂所在。蘇州工業園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的重要合作項目,今年剛好成立15周年,很多媒體日前紛紛聚焦這裡,探尋它的騰飛秘訣。
根據官方網站的數據,15年來,蘇州工業園區主要經濟指標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G D P和財政收入分別突破千億元和200億元,在親商服務、物流通關、科技創新、服務外包、生態環保等多領域創造了“全國第一”。
對於蘇州工業園的騰飛,除了一開始就形成了完整科學的規劃體系、建立全新的開發和管理體制以及高標準建設基礎設施外,引進高質量的投資項目是其成功的關鍵。據了解,蘇州工業園區十多年來累計吸引合同外資200多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百億美元。目前已有79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區內投資了126個項目,區內投資上億美元項目100個。資料顯示,蘇州已成為世界500強在中國投資最集中的地區之一。
“蘇州在招商引資方面很有一套,非常值得全國其他城市學習。”一位熟悉蘇州的媒體人士說,蘇州不僅對招商引資進行了全面發動和動員,實際招商過程中,對利用外資項目通常採用邊批邊建、先建後批的方式供地,這無疑解決了大問題,給投資者留下良好印象。
這位人士還表示,蘇州人在招商引資上有股韌性,“有種不拿下不罷休的精神。”據其介紹,蘇州與上海曾就德國著名芯片廠商英飛淩項目有過一番爭奪。得知英飛淩項目負責人要回德國開董事會進行決定的消息後,蘇州方面已經事先將土地證、批准證書、營業執照做好,派人跟到德國,等在會場的外面,隨時回答德方提出的有關問題。最終,這個項目落戶蘇州。
“深圳近年來在招商引資方面顯得有點呆板和被動,反而不如內地一些城市主動。”深圳市社科院一位不願具名的研究人士指出,深圳每年要接待內地上百個招商團前來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本身卻在招商引資方面欠缺動作,少了以前的那股勁。
事實上,伴隨著深圳近年來產業轉型和升級的浪潮,一些企業先後遷出深圳,選擇到內地城市發展。企業外遷不僅影響本地經濟發展,更使得產業存在空心化的隱憂。“深圳希望‘騰籠換鳥’、‘騰籠引鳳’,實際上籠子騰出來了,鳳凰卻沒有引進來。”市社科院這位專家表示,深圳產業發展需要新鮮血液補充,應當適當借鑒蘇州招商引資的經驗,“深圳土地有限,未必要像蘇州那麼大規模,但還是應該有一些‘鳳凰’被引進來。”“希望代市長不僅帶來招商引資的經驗,也能將一些人脈帶過來。”這位專家說。
除了工業園,蘇州還有10多個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經濟發展園區化成為一種潮流。“蘇州的園區經濟對於深圳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帶以及將發展不理想的大工業區扶上馬都有參考價值。”綜合開發研究院一位博士表示,相比較蘇州的園區經濟,深圳大工業區發展就很不盡如人意,在體制、機制上存在障礙,發展勢頭不足,“希望在園區經濟方面長袖善舞的王代市長,能帶領大工業區進入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