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空軍殲-10戰機。 |
中評社北京7月24日電/中國青年報發表軍事專家、空軍上校戴旭的文章稱,1991年海灣戰爭之後,美國軍隊開始大量使用精確制導武器,並取得了驕人戰果。於是,以“信息化”為核心的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名詞,開始在各國軍隊的理論界蔓延。
而據筆者觀察,即使美國所率領的聯軍沒有精確制導炸彈,只憑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普通炸彈,也一樣會取得戰爭勝利。其原因是美軍主要使用了遠程空軍。也就是說美國可以打到伊拉克,伊拉克卻打不到美國。據筆者觀察,美軍對伊拉克並沒有採取什麼新式的戰略,只是沿用了二戰中重視空軍的戰爭思想,配合以更新的電子技術手段(就是所稱的信息化),以達到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戰爭勝利的目的。
結合多年來對軍事發展規律的研究,又觀察了近20年以來的一系列局部戰爭,筆者認為:“飛”行化才是現代軍隊的第一特征,信息化只是其第二特征。
機動性永遠是軍隊戰鬥力的核心
首先,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古往今來,軍隊發展始終都是追求速度的提高,即高機動性。
春秋戰國有胡服騎射的故事。趙武靈王為什麼稱雄一時?那就是變步兵為主的軍隊為騎兵為主,戰鬥力上去了。新趙軍新就新在機動性。同樣的例子還有漢武帝逐滅匈奴。歷代中國無不受游牧民族之害,漢武帝也以一支以騎兵為主的大軍,深入漠北,一舉把匈奴趕到歐洲,永絕後患。後來的蒙古大軍橫掃世界,憑借的全是騎兵——冷兵器時代機動性最高的兵種。
蒙古軍隊打遍亞非歐,其整個民族只有百萬左右的人口,軍隊竟只有10萬人左右。是什麼讓蒙古軍戰鬥力如此驚人?是機動能力!一個蒙古兵有5匹馬,無論是撤退還是追擊都讓對方望塵莫及。質量乘以速度,等於動能。古今中外軍隊都一樣。這也是二戰中德軍集群坦克橫掃歐洲的原因。德軍用坦克取代了戰馬,核心仍是高機動。高機動帶來強突擊力。
漫長的冷兵器時代,高機動性的騎兵始終處在軍隊戰鬥力的核心地位。後來,英國靠著蒸汽機提供的動力,實現了海上大範圍機動,建立了日不落帝國。
20世紀,判定軍隊現代化的標準(在陸地上),是看它的裝甲程度,其實就是鋼鐵騎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