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美軍進行軍事交流的印軍部隊,美印軍事合作急劇升溫。 |
印度媒體反思 中印和諧關係被誰“綁架”了?
鼓吹“印度硬起來”、在與鄰國的爭議中寸步不讓的聲音,在印度一直就很有市場。印度民族主義情緒隨經濟實力“水漲船高”,許多印度媒體更是在其中扮演了急先鋒的角色。
“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這是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的名言。印度獨立60年來,在其他問題上國內分歧不斷,但在打造世界軍事強國的目標上全國卻上下一心。
印度在國內貧困人口為數不少的情況下,選擇了軍事優先的道路,這是它自己的選擇,別人無從置喙;但印度每一次動作都要給自己製造假想敵,特別是以所謂“中國威脅”為借口,一些言論聳人聽聞,例如最近《印度防務觀察》編輯、資深專家巴拉特.韋瑪就污稱中國制定“肢解印度”戰略,鼓吹印度應具備“癱瘓解放軍通過鐵路向西藏運輸兵力的能力。”中國與印度沒有歷史積怨,中國更沒對印度提出任何非分要求,印度卻一再在邊界問題上挑釁中國,一些激進媒體更試圖渾水摸魚,將印度國內某些複雜的民族和宗教問題歸咎於鄰國。
“大國夢”無可厚非,但時代發展到今天,不可能以犧牲別國的利益來成就自己的霸權,更不可能通過以鄰為壑的好戰姿態實現。印度要崛起,最需要的是學習如何去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大國,解決國內複雜的民族和宗教問題、貧困問題,並立足周邊,取得鄰國的信任和合作。一心想通過炫耀武力的“捷徑”,如何讓人心服?
退一萬步,與中國對抗或“潛在對抗”,真的就符合印度自身的利益嗎?
我們看到,在一片喧囂聲中,印度一些學者保持了清醒。10月28日,印度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布拉馬.切拉尼在《華盛頓時報》發表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在中印關係的持續緊張中扮演了推手作用。切拉尼認為,美國積極打造的所謂“美印軍事同盟”,真實意圖是引誘印度加入美國圍堵中國的包圍圈,激起中印關係的持續緊張。
印度《加爾各答電訊報》認為,是印度一些非執政的人試圖倒轉自1988年以來兩國關係緩慢而穩固發展的歷史車輪,是他們“綁架”了中印兩國對話的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