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哥本哈根峰會難樂觀 今後何去何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6 01:09:00  


“里約熱內盧 - 京都 - 哥本哈根路線圖”把全球氣候問題至“死胡同”局面。
  中評社香港12月6日電(記者 何耀雄編譯報道)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即將在下周三正式召開,示威人士已在場外展開了一幅幅抗議標語,政界也為了顧全面子、確保峰會成功而暗中角力。但峰會尚未正式上場,許多人卻已對峰會能否達成實質減排協議不表樂觀。

  最新一期《時代》雜誌刊發“哥本哈根共識中心(Copenhagen Consensus Center)”主任恩隆伯格(Lombor)的文章指出,對抗氣候暖化,泛泛條文和道德姿態都是無補於事的,現在各界都不過是白費氣力。最終若峰會破局,反而可藉機揭穿彼此虛偽一面。

  這麼多年以來,全球的氣候工作都墨守成規地圍繞著“里約熱內盧-京都-哥本哈根路線圖(Rio-Kyoto-Copenhagen road)”而打轉。大家深信1992年的里約熱內盧地球首腦會議(Earth Summit)和1995年的《京都議定書》是阻止地球暖化和促進大力減排的唯一良方。可惜的是,這些各樣減排目標最終都無疾而終,反而有愈來愈人認為不需擔心氣候問題。

  為何“里約熱內盧-京都-哥本哈根路線圖”會引領全球走到現在這個“死胡同”局面?事實上,儘管這個“路線圖”能解決不少問題,但卻衍生出更多問題。

  據估計,若國際社會對暖化問題就手旁觀,每年便要承受三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為避此“大禍”,部份發達國家便提出強制性減排計劃,讓全球氣候在本世紀末前回復至“前工業時代(preindustrial)”水平。但許多氣候專家都紛紛質疑這個野心勃勃的減排目標,認為減排目標的負面影響更超氣候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