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生活指數計算,上海樓價比東京貴8倍。 |
中國房價高企、戶籍制度不公……正將百萬青年的大都會夢砸魂粉碎,並掀起百萬青年逃離“北上廣”的現象。
奔向二線城市或回鄉
“北上廣”是北京、上海、廣州的簡稱,是中國發達大城市的代名詞。幾乎每個人都想在“北上廣”成就一番事業,但是,生活的重壓,房價暴漲使得部份年輕人離開這個“夢天堂”,或奔向二線城市,或回鄉……
“如果你身處北京、上海或廣州,你會選擇逃離還是堅守?”中國大型網站之一搜狐週五(12月11日)推出“逃出北上廣”的專題報導,並進行調查,截止週五晚逾3萬多人參與投票,最多人選擇逃離的原因是“買不起房子”,其次是“(戶口)制度不平”。
工資漲一點房價漲更多
“完全沒指望能弄到北京戶口,也完全沒有能力買房,工資每漲一點、房價就漲更多,我4年換了將近10份工作,半年內不得已搬了三次家。”回憶在北京“戰鬥”時光,年輕的王艷至今心有餘悸。她稱,剛畢業時想法很簡單,覺得有夢想的人都應該去北京,但現實卻是很殘酷的。
在上海工作的張林和小紫,今年打算買房結婚。近4年來,兩人辛辛苦苦儲蓄了2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但90平方米(約1000平方呎)的單位要180萬,首付兩成的話月供4000多元,這一點我和女友省一省還是沒問題的,但是30多萬的首付加上買房的各種手續費和稅費,我們手上的存款實在是捉襟見肘。”
在現實面前,原本帶著雄心壯志想要在這座金融城裡大展拳腳的張林,不得已帶著新婚的妻子踏上了回老家廣西的列車。
高樓市下的眾生相
●白領夫妻“分居”校園
“房子距離我們越來越遠,結了婚的我們只能‘匿身’在校園中。”高房價已改變一些年輕白領的生活方式。
正在北京一所大學讀博士學位的文姬琳說,“丈夫月入6000元(人民幣,下同),我自己月入不到2000元,買套房子就意味著長時間不吃不喝才行。”
於是,已經領取結婚證的文姬琳和丈夫採取各自蝸居在校園,相互想念的時候就去賓館聚聚。她說:“像我們一樣‘匿身’高校的高學歷、博士、博士後夫妻很多,我們現在既不敢想要小孩,也不敢讓父母來看我們。”
●炒樓大學生擁4棟別墅
“我的經歷誰都可以複制!”
來自上海的中國傳媒大學四年級學生馬文亞,只有21歲,但他已在河北香河坐擁324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別墅。生活無憂,令人羨慕。
馬文亞的第一桶金是他中三那年拿2萬元儲蓄,說服父母買下一個單位,一年後沽出,身家增一倍。隨後他不斷炒樓,入大學之時已賺到50萬元。其後他轉戰股市慘敗,最後他重投樓市,大有斬獲。
●滬房價比東京貴8倍
在東京某跨國公司任職的北京人王棟發現,上海的房價比東京貴8倍。
今年3月,為了結婚,王棟花了約350萬元(人民幣,下同)買下1399呎位於江戶川區的單位,地理位置相當於上海的閘北區。他近日回上海看房時,卻發現閘北區大小一樣的二手房樓價竟高達400萬元。以生活指數計算,即上海樓價比東京貴8倍。他決定不在上海買樓。
高樓價下互聯網熱爆詞匯
負二代:負二代是指在改革開放中沒有產業的工人或者農民子女,他們很多仍屬於弱勢群體,在城市經常被取笑,甚至被欺負,迷戀個人奮鬥,但卻覺得奮鬥根本改變不了命運。
蝸居:《蝸居》是中國熱爆電視劇的片名,同時代表著在城市買不起樓的打工一族心聲。中國樓價急升,打工辛苦儲到錢後,樓價又升。為求一個簡陋的居室,打工一族幾乎透不過氣來。
房奴:房屋的奴隸,中國民眾按揭買樓,在生命的黃金20、30年中,每年要拿四成、一半甚至更大比例收入去供樓,造成長期家庭壓力,影響正常消費。
蟻族:泛指1980年後出生大學畢業的低收入聚居群體,他們與螞蟻有許多相類似的特點:高智、弱小、群居。他們亦依所在區域不同,被稱為京蟻(北京)、滬蟻(上海)、穗蟻(廣州)等。
裸婚:逼於生活壓力,時下80後結婚時,不買房、不買車、不辦婚禮、不買婚戒、不度蜜月,只與雙方家長見面。年輕人灑脫的背後,乃一片無奈。(來源:星洲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