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6日電/2009年度觀察家年會於1月16日在京舉行,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年會上講到,資產泡沫是一定要破的。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泡沫是不可能持久的。這種泡沫如果一破裂的話,就會影響到所有的房地產公司和所有因為信貸而購房的人,這樣的話就會出現房屋貸款的危機。
以下為厲以寧演講實錄:
厲以寧:我要講的題目是如何走出投資衝動的怪圈,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思考。分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中國特有的投資衝動怪圈,第二個問題,投資衝動所引起的資產泡沫陷阱。第三個問題,關鍵在於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現在先講第一個問題,我們剛才講過了,投資衝動的怪圈是計劃經濟時代,但在改革過程中,投資衝動怪圈一直反覆出現。投資衝動怪圈是怎麼回事兒呢?我們可以這樣講,應該說地方政府對GDP的追求和GDP增長的積極性大於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對經濟結構調整的興趣小於中央政府。另外在地方,他為了增加自己的財政收入和緩解就業的壓力,所以他總是要增加GDP。要增加GDP就得增加投資,促進經濟增長,投資擴大了,信貸量也隨之擴大了。這樣一來,在全國範圍內投資的急劇上升和信貸通脹就造成了兩個結果。第一個結果逐漸就形成了產能過剩,第二個,就形成了物價上漲,特別是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產能的過剩和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就引起了中央政府的注意、警惕,這樣就出台了緊縮的措施。緊縮措施一出來以後,投資被壓下去,物價上漲的趨勢也不會慢慢下來,因為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很多的,投資需求拉動只是原因之一,還可能是由成本的推進,比如原材料價格是由於供給不足而造成的。再比如說由於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原料價格的上漲,比如石油、糧食價格的上漲,也會傳遞到國內來。所以這樣就形成了經濟的不是一般的增長放慢,而是陷到了滯脹的局面,滯脹是指什麼呢?滯脹是通貨膨脹雖然下來一點但還是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而經濟就停滯了,經濟停滯是有中國特色的,因為在中國上談滯脹,都是把增長率到1%這樣的話就可能形成了經濟的停滯。而中國不一樣,中國的停滯的概念,增長下降6%滯脹就是物價的上漲,這是中國的特色。
前年10月底,我到西歐訪問去,那時候國際金融風暴已經出來了,所以在西歐跟經濟學家座談的時候,他們老問一個問題,他們問什麼呢?就是說在我們西歐國家,只要經濟增長率能保持在2%到3%,我們就覺得日子比較好過,失業不會出大問題。每年新下崗勞動力,到退休年齡的勞動力的空位就讓出來了。因為年滿18歲的勞動力就填補了這個空缺,這樣沒問題。為什麼你們中國走到了6%多的增長率就這麼驚慌啊,不得了,導致很多的恐慌,在我們看來6%還是挺好的,怎麼回事兒呢?我回答,因為中國跟你們不一樣,中國是一個城鄉二元體制的國家,中國的城鎮化的速度是非常慢的。我們剛解放的時候,城市化大概占了20%,我們建國60年到了最近的資料,我們的城市化率才達到45%,還有55%是農民的。農民是出來了,農民要出來是擋也擋不住的,改革開放了,略有鬆動的,農民工就出來了。所以農民工出來身份還是農民,這個情況在我們國家是存在的,西歐沒有。因為西歐農村人口只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幾啊,農民在農村都有自己的家庭、農場,有自己的房屋、社會保障、城鄉一體化的都一樣的,在農村生活的挺好,幹嘛要出來打工啊?出去打工,因為工業化200多年了,農村該釋放的勞動力都釋放完了,出來打工是他爺爺輩、曾祖父輩的事情,他是不會出來打工的。那你解決什麼問題呢?城裡退休的新的就業人員填補了,主要是非洲移民,2%、3%的增長率使他們得到工作。
中國農村是大的勞動力需求池,在農村是充分就業的,為什麼呢?因為農村有土地承包,那就是就業,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80年代出來的民工,老一代民工出來了,他的根在農村,他在外面賺了錢是要回到農村討老婆、生兒育女,他是這種想法。但是90年、95年以後出來的農民工就不一樣了,他們是新生代農民工,出來就不會回農村的,心不在農村了,他不僅為了收入,我收入能提高一點這是一個原因。還有第二個原因,他逐漸的意識到了,為什麼我的待遇和城裡人待遇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我的孩子在城裡不能上學,只能到農民工子弟學校上學,為什麼城裡該有的社會福利我沒有所以,他悟出來了。所以這種經濟萎縮的話,勞動力是不出來了,出來了是不會走,就在各個城市轉。我們知道在農村中沒有出來的勞動力,如果是機會少了他出不來,他心裡很著急,但他沒有辦法。而城裡農民工,已經出來的農民工在城裡,如果經濟增長率下來了,他的工廠倒閉了或者工廠規模縮小了,他就減員了或者關掉了,這批人是中國特有的。就是失業的農民工,失業農民工不會回農村的,因為他是新生代農民工,他就在中國各大城市轉悠,這就是中國的滯脹特點,跟國外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