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您也說過,在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過程中還面臨著重重困難,有諸多不平等、不對稱的現實。
鐵凝:中國文學和文化目前在國際文化競爭中還處於弱勢,這也是毋庸諱言的事實。比如說,我們對德法等國古典、現代文學所知的豐富與深度,遠比對方對我們了解的多得多。
造成這種不對等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有歷史淵源,一邊是中國屈辱的近代史,一邊是西方文藝復興以來歐洲文明迅速勃興形成的堅固優越感。這樣的現實並非一日形成。也有技術原因,漢語太美太難掌握,世界上精通現代漢語的學者相對還太少,這造成了交流的障礙。一方面,一些資深漢學家,可能熟悉的只是1949年之前的作家作品;另一方面,受政治和意識形態偏見的影響,對於當代作家作品,有些學者也容易從某種印象出發做出主觀的判斷。而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世界在與中國隔絕多年後,面對中國文學的井噴和繁榮,還沒來得及完全接受和認知,這對他們也是一個挑戰和難題。歷史背景,生活習慣,言說方式,文化的差異,包括媒體判斷,這些都是原因。我舉一個小例子:經歷過中國物資貧乏年代的人,都了解“白糖緊張”、“洗衣粉緊張”這些說法。可有一年我在美國,一個美國人問:“中國的白糖還會緊張出汗嗎?”你看,一個詞的差異就這麼大,何況文化!
記者:那我們應該作出怎樣的努力呢?
鐵凝:首先要保持放鬆積極友善的心態,那種“階級鬥爭”的態度,過度狹隘的民族主義,仿佛到處都是敵情,當然不必。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間常會有一些誤解,但絕大多數不是惡意。尤其文學交流中,更要明辨。
另外,當然也應看到,國外確實還有一些讀者和學界對中國懷著某種人雲亦雲、先入為主的偏見。在有些方面關於中國的信息也非常老舊。正因如此,我們更要積攢和建設理性而健康的文化自信。
中美文學論壇上,一位知名美國教授在演講中說到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語氣不無輕慢,我就在現場提問環節坦誠陳述了我的批評和看法。經過坦率的討論和誠懇的溝通,這位教授意識到自己的輕率和偏頗。這種爭論之後的和解,讓人會心微笑。那天論壇結束時大家都舍不得離開,最後是一位美國漢學家主動走到大廳彈奏鋼琴,讓琴聲作為這次交流的結束。你看,交流也需要真誠客觀平等的爭論,而一味討好、或者先入為主貶斥某一方不見得是有意義的事情。但問題是,我們做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