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化寺萬佛閣外景汪堯民繪 |
中評社北京3月27日電/位於北京東城區祿米倉胡同的智化寺,始建於明英宗正統九年(1444年),已有560餘年的歷史,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保存完整的四進殿堂是目前北京市內最大的明代木結構建築群,同時匯聚了造像、佛經、壁畫、音樂等佛教藝術。智化寺里的佛即是其中的華彩麗章。
智化寺保存有三世佛、釋迦如來、三身佛等佛像。
智化殿中央原來供奉三世佛即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均為木質漆金。1972年,三世佛移往西山大覺寺,亦陳列於大雄寶殿內。如今智化殿陳列的是原位於大悲堂的三世佛,均為木胎,表面金箔罩漆。正中一尊是釋迦牟尼佛,左邊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此三世佛又稱“橫三世佛”。
如來殿、萬佛閣,一底一樓,同一建築上下異稱,是智化寺中軸線上最大的建築。殿內供奉如來本尊像,因此得名如來殿;殿為上下二層,四面牆壁上除門窗外飾滿佛龕,龕內置漆金小佛像,相傳有9000餘尊,因此又得名萬佛閣。殿內正中設有木質八角形須彌座,上面供奉端坐在蓮花座上的釋迦如來本尊。通高4米有餘,左手橫放在足上,表禪定;右手輕撫右膝,五指平伸,表降魔。佛像面容豐腴,雙目炯炯有神,通體的金飾雖經歷了500餘年,依然金碧輝煌。
攀登過陡峭的樓梯,來到萬佛閣,眼前的情景令人眼界大開。中央重重叠叠的蓮花瓣中端坐著三身佛,四壁密密嚴嚴的萬佛龕中甚至梁枋之上都擺滿了漆金小佛像。三身佛即中央毗盧遮那佛、左邊盧舍那佛、右邊釋迦牟尼佛,是大乘教理表示釋迦牟尼佛的3種不同的“身”,即“法身、報身、應身”。毗盧遮那佛是法身佛,此雲遍一切處,表示絕對真理就是佛身;盧舍那佛是報身佛,此雲光明普照,表示證得絕對真理而自受法樂的智慧是佛身;釋迦牟尼佛是應身佛,此雲能仁寂寞,表示隨緣教化各種不同眾生。三身佛實為釋迦牟尼一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