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藝術品收藏的一路高走並非偶然,熟悉此類別的人士都知道,佛像題材走進藝術品市場由來已久,如果從改革開放以後算起,在國內亦有十餘年歷史。這十餘年大致分為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2004年以前,屬於市場的拓展階段。這一階段,佛像等題材的藝術品只是零星出現在國內的拍賣市場中,且缺少質量上乘的高檔次拍品,由於在市場上的規模和影響不大,業內人士只是把它當做一般的雜項看待;流通的數量有限,市場價格較低,也不穩定;其價格與價值有較大反差,同其他門類藝術品相比明顯偏低。第二階段是2004年以後至今,是其快速成長並逐漸成熟和穩固的階段。藏品內容的豐富,收藏隊伍的壯大,價格不斷攀升,使得整個門類都成為藝術品市場上的熱點;而尤其突出的是,佛像完全脫離過去人們眼中的雜項圈子,而變成了廣受關注的獨立品類,各大拍賣公司都將其列為重要拍品,紛紛推出專場進行拍賣,而且均取得極大成功,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引起了很多人對佛像的關注和興趣,標誌著佛像藝術品收藏在市場上開始步向成熟。而2006年香港蘇富比的佛像專拍又將佛像市場的熱度推向了高潮,使佛像在市場上的地位和影響得到進一步的穩固。
佛教藝術審美漸被認可
佛教藝術品之所以前景看好,除了拍賣會的推動作用外,還在於其自身宣揚的佛教思想符合人們的審美意識和情趣追求。佛教藝術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在中國及世界藝術史上都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2000多年的佛教文化歷史使其擁有近2億人的關注群體。
目前佛教藝術品收藏者的結構,既有以金銅佛像作為專項投資收藏的各界人士,也有古玩經營者,還有海內外的收藏愛好者,以及用於供養的僧俗、饋贈禮品者等等。從地區分布看,收藏者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遼寧、山西、甘肅及四川等地區。而北京仍是佛教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核心城市,其自身的發展成熟,極大帶動了內地佛教文物,金銅佛像成為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中的主流拍品,也成為廣大收藏家和藝術品投資者追捧的新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