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施壓人民幣升值沒有意義。 |
中評社北京4月8日電/美國《僑報》4月7日載文《處理匯率摩擦 柔性外交比大聲施壓有效》,摘要如下:
在中國4月1日宣布胡錦濤主席將參加4月12日到13日在華盛頓舉行的全球核峰會之後兩天,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宣布推遲原定於4月15日發布的半年度匯率報告。當前美國國內要求財政部將中國定為“匯率操縱者”的呼聲高漲,而外交界擔心如果胡主席來美之後,美方旋即定中國為“匯率操縱者”,是對中國的羞辱,肯定會激怒中國,從而使美中關係再趨緊張。
美國財政部主動宣布推遲報告出台時間,至少讓人民幣匯率這個美中關係下一階段可能發生摩擦的導火索暫時不會點燃。更重要的是,這個被美國學者稱為“有創意”的前所未有舉動,為中國自主進行匯率機制的再次改革提供了時間和空間。
事實上,當胡錦濤主席決定來美的時候,外界即已預期,美中雙方通過此前的一系列悄然外交行動,不僅緩解了因為對台軍售、會見達賴而導致的關係緊張,而且在人民幣問題、伊核問題上達成了默契。奧巴馬總統與胡錦濤主席4月1日晚間的1小時通話,更強化了這種默契。
與幾年前一樣,白宮與國會又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奧巴馬總統並沒有提到人民幣一定要升值,而只是希望“中國更多地邁向以市場為導向的匯率制度”;國會則顯得怒氣衝衝,參議員舒默與格雷厄姆時隔五年之後,再次高高舉起敲打人民幣的手,大聲揚言如果人民幣不升值,美國就要對中國輸美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