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美商會在其2010年《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中也證實了中國投資環境依舊良好的事實。白皮書以政府採購、創新市場以及外國企業的國民待遇為焦點作了系統評論,認為美國企業對中國的整體經濟前景仍持樂觀態度,有超過91%的受訪美企表示,看好未來5年在中國的發展,這一比例遠遠高於2009年調查中81%的比例。中美商會還認為,在未來30年,中美可以實現“3個1萬億”目標,即美國對華商品和服務年出口額達1萬億美元;美國企業在華產值實現1萬億美元;中國對美累計投資達到1萬億美元。中美商會會長孟克文說:“中國政府已經在能源和創新政策等問題上與我們進行了接觸,我們樂觀地相信,‘白皮書’中的建議將有助於相關領域的進步。”白皮書還特別指出,美國政府過分強調了人民幣匯率問題的嚴重性。
與此同時,國際非理性經濟制度理論協會會長、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崔新生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中美還將就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交換意見。新能源開發和低碳技術研究一直由英國和歐洲一些國家推動,美國與這些國家存在一種博弈的關係。去年哥本哈根會議後,美國對中國的減排計劃還存在些許不滿,當歐洲低調時,美國可能更迫切希望與中國進一步加強該領域的合作。不過,本次會晤需要討論的問題雖然很多,可象徵意義仍然大於實際效果。崔新生認為,華爾街現在正開始復興,美國排擠歐洲,在中國找“新落腳點”的可能性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