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的“十六字”箴言,反映了對於兩岸關係及其發展認識的不斷深化。 |
可是,內戰目標的變化卻導致出現複雜局面。上一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實現爭奪中國統治權目標的可能性徹底消失後,在中國內戰延續的形勢下,台灣當局將自己的目標調整為“保台”,並實行了相應的政治、軍事、經濟、社會政策,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保台”的目標及其成效,構成了上一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台灣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但是在這一基礎上,不同的台灣當局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選擇。1988年以後二十年中,在台灣相繼執政的李登輝、陳水扁,做出的選擇是由“保台”走向“台獨”。李、陳的做為導致中國內戰的性質,由長時期以來的雙方爭奪中國的統治權,開始向破壞與維護中國統一、領土主權完整,即分裂與反分裂轉化。這一變化嚴重而危險,不僅已在過去二十年中幾次加劇兩岸軍事對抗,而且給未來的兩岸關係帶來重大不確定性。2008年5月馬英九執政後,又重回“保台”目標,兩岸關係得以改善,並進入和平發展歷史新階段。
中國的內戰及其延續對兩岸政治關係的影響
1949年以後,海峽兩岸就是中國的內戰的雙方。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所以,中國內戰雙方的關係,就是兩岸的政治關係。前述中國內戰及其延續的主要特點,都對六十多年來的兩岸政治關係產生了全面、深刻的影響,是兩岸政治關係的決定性因素。實際上,這些特點也通過兩岸政治關係及其發展變化,得到更清晰的表現。所以,認識和把握中國內戰及其延續對兩岸政治關係的影響,既是推進兩岸政治關係改善和發展進程的基礎,也是這一進程的起點。
中國內戰及其延續對兩岸政治關係的影響,首先並最集中地表現在對兩岸政治互信的影響上。內戰的雙方之間不可能存在政治互信,這是具有普遍意義的規律,中國的內戰當然也遵循這一普遍規律。但是,在中國內戰延續的六十多年中,雙方之間的政治互信,特別是1949年以後的兩岸之間的政治互信及其發展變化,卻有更為複雜的表現。1946年以後的三年多時間,是中國內戰最重要的決戰階段,戰爭規模巨大、雙方損失都很慘重,充分表現出內戰的殘酷性。所以,在這一時期,內戰雙方毫無政治互信可言。
1949年以後,主要在上一世紀七十年代之前的約二十年中,兩岸之間一直存在著嚴重、尖銳的軍事對抗,時有軍事衝突發生,反映了兩岸之間沒有政治互信的基本狀況。但值得重視的是,根據已解密的資料,就在這一期間,台灣的數位密使多次與大陸交往、溝通,顯然,這表明兩岸之間實際上存在某種政治互信,儘管十分薄弱,即雙方之間存在,可能通過談判結束內戰的互信,而這實際上是雙方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互信。更突出、重要的事例是,1958年8月以後的金門炮戰及其長達二十年的延續,這堪稱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跡。這一奇跡的發生和持續,則是以兩岸之間重要的政治互信為基礎,即以雙方之間存在著的關於反對美國“劃峽而治”,維護中國領土主權完整、反對“兩個中國”的互信為基礎,而達成默契的結果。
上一世紀七十年代末以後,主要是進入九十年代後,兩岸經貿往來、人員交流持續、較快增長,軍事對抗逐漸緩解,反映了兩岸之間出現了保持台海和平、促進兩岸交流、交往的互信。同時,1992年兩岸達成的“九二共識”,以及1993年的第一次汪辜會晤,進一步表現了兩岸之間關於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互信。但是,這三十年中,中國的內戰仍然在延續,兩岸之間的政治互信仍然十分薄弱。特別是李登輝、陳水扁相繼在台灣執政,大肆推進“台獨”路線,嚴重破壞了兩岸之間實際上一直存在的,關於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中國領土主權完整的互信。這不僅導致台海局勢、兩岸關係幾次陷於高度緊張和危險之中,而且對未來兩岸政治關係的改善產生了嚴重不利影響。
回顧六十多年來中國內戰及其延續對兩岸政治互信的重大影響,可以得出相關結論:
第一,中國的內戰及其長期延續,導致了兩岸之間政治互信至今十分薄弱。
第二,如果說在上一世紀九十年代初之前,兩岸分別對於對方的不信任有相同的原因,即內戰雙方固有的不信任感,那麼在上一世紀九十年代初以後,兩岸分別對於對方的不信任有了各不相同的原因:台灣是內戰的失敗者,長期處於絕對劣勢,對大陸的不信任源自對大陸嚴重的恐懼感,一直擔心被大陸以武力或非武力方式“吞併”,對大陸的這一嚴重恐懼感和伴隨著的強烈不信任,一直延續到現在;大陸做為內戰的勝利者,而且一直處於絕對優勢,對台灣的不信任,在上一世紀九十年代前,主要來自台灣方面是否真正有誠意與大陸和平談判,而九十年代初以後至今,則來自台灣背棄一個中國原則,搞分裂、搞“台獨”的現實可能性,經過李、陳在台灣的二十年執政,這一不信任已達到十分強烈程度。
第三,兩岸之間一直存在著關於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中國領土主權完整的互信,儘管很薄弱,並且在李、陳於台灣執政期間,又遭到嚴重損害,但在2008年5月以後,在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歷史新階段進程中,得到明顯表現和加強。
對於兩岸政治交往形式、性質等的影響,是中國內戰及其延續,對兩岸政治關係影響的具體表現。所謂兩岸政治交往,就是兩岸官方或得到授權的機構、個人等,為處理兩岸之間的各種事務,包括政治事務和其他事務的接觸、協商等。從1949年直到上一世紀九十年代初,兩岸一直完全沒有公開、正式的政治交往,只有過幾位台灣方面的密使與大陸的接觸、溝通,但所涉及的確實屬於政治事務,即探討兩岸進行和平談判的相關問題。
上一世紀九十年代初以來,海協會和海基會做為官方授權單位開始接觸,在此基礎上先後進行了兩次汪辜會晤,特別是在2008年5月以來,已進行了四次陳江會,儘管都沒有涉及具體的政治事務,但兩會接觸、汪辜會和陳江會實際上都應視為兩岸之間的政治交往,因為都是兩岸官方授權的機構和個人的接觸、溝通。但是與1988年以來的兩岸經貿關係持續、較快發展相比,特別是與2008年5月以後的兩岸經貿關係機制化、規範化發展相比,兩岸之間的政治交往全面滯後,基本還處於略有鬆動的局面。這清楚反映了,迄今為止的兩岸政治關係的真實狀況,充分表現了中國內戰及其延續對兩岸政治關係的深刻不利影響。如果說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既受到中國內戰及其延續的影響,更受到兩岸經濟發展需要的重大影響,那麼兩岸政治關係的發展,則主要受中國內戰及其延續的影響,當然,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及國際環境變化都有所影響,但都很有限。迄今的兩岸政治交往局面,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