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黨校教授:中國城市化道路不比印度貧民窟優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4 17:15:59  


 
中國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究竟應該怎麼走

  那麼,中國未來應當選擇、設計一種什麼樣的較為科學和優化的城市化道路呢?中國城市化的國情為:城市人口比例比同樣發展水平的國家和地區滯後15到20個百分點;農村剩餘人口還很多,到80%的城市化比率時,還需要從農村向城市轉移5億人口;2010年後,由於農村教育的發展,農村青年一代文化水平提高,他們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和較高的工作收益,90後和21世紀後從農村向城鎮轉移的速度將加快;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奉行收入和財富公平及其共同富裕的準則,不能形成兩極分化,這是我們社會價值標準的底線;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人口眾多和土地資源短缺,可利用的有效土地面積在雲南騰衝到東北黑河一線的東南部,除去山地,為960萬平方公里的1/4左右。據此,我們可以設計這樣一種符合中國國情的城市化道路:

  首先,改革戶籍和人口管理制度,實現人口的自由居住和遷移。從人口管制方面,取消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的管制制度,居民在城鄉間和不同地區遷移,是公民的自由權利;人口管理,從目前的農村和城鎮兩類戶籍管理加臨時居住證制度,改革為人口和戶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加固定居住(在一個地區居住法定時長);對於居民的城鄉和地區間遷移,實行自由登記和備案管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教育學歷、社會保障、納稅、駕照、護照、住所、就業、信用等信息整合,建立居民個人信息管理系統。

  需要指出的是,收入差距和就業機會是調節利用率低地區的勞動力和人力資本向利用率高地區流動的機制,而人口流動則是實現勞動力和人力資本最優配置的最基本方式。是限制人口流動,在農村和落後地區分散投資,吸收勞動力就業,還是鼓勵人口流動,將有限的資金投到城市,投到效益好的地區,吸收勞動力較充分就業?這是兩種發展觀。從經濟學分析看,收入差距,就業機會差異,人口流動,最後使勞動力和人力資本資源利用的效率盡可能最大化,是市場經濟最重要的機制和內容。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人口流動是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差距,特別是縮小居民之間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徑。過去,人們總是想通過加大對農村和落後地區投資的方式縮小差距,忽視人口流動,甚至限制人們流動。其實解決城鄉和地區間發展不平衡問題除了投資發展鄉村和落後地區外,最重要的辦法是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不發達地區的人口向較發達地區遷移。一是遷移到城市和發達地區的這部分勞動力和人力資本得以充分利用,其收入水平提高;二是遷移勞動力抑制了城市和發達地區工資過快增長,使其經濟保持低工資成本競爭力;三是鄉村和不發達地區過剩勞動力轉移後勞動生產率提高,土地逐步規模化經營。因此,人口流動,是城與鄉、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都獲益的社會經濟過程,應當鼓勵、保護和規範,而不應限制。阻礙人口流動的結果,必定是使城鄉、地區、居民之間的發展和收入差距越來越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