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資本期盼已久的“新36條”終於出台,雖然和2005年“非公經濟36條”相比沒發現有太多的變化,但至少讓迷茫的民間資本看到了一些希望。 |
中評社香港5月27日電/美國《世界日報》5月26日載文《中國民資“新36條”的前路》,文章說,中國國務院頒布了《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相對於2005年2月出台、被稱為“非公有經濟36條”的同類文件,人們將之簡稱為非公有經濟“新36條”。這份文件出台,有人將之拔高為制度大變革,有人將之踩低為紙上美景,均不是對於其內容的褒貶,而是出自落實前景喜憂不同的判斷。
中國是世界上經濟制度獨樹一幟的國家,其經濟成分按所有制分為公有、非公有經濟,兩者加上外資等合龍而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於此有公有經濟和非公有經濟兩大領域,又有兩類經濟發展的兩大政策部類。
與五年前“36條”出台不同,“新36條”出台有其獨特背景,一是國際金融危機,當局實施應對經濟下滑的“一攬子計劃”,結果變成國有經濟大擴內容、政府大投資,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萎縮,經濟結構性弊端顯現;二是在多重政經因素影響下,去年以來中國出現大面積的“國進民退”,這不僅帶來經濟型態畸變,也引動經濟體制改革倒退;三是由於國有經濟的壟斷坐大和“國進民退”的出現,民間資本倉皇流動,其中一部分流進股市、樓市和匯市,一部分流進商品市場,形成大量的炒買炒賣現象。
這三個特殊的背景,加上今天中國的非公有經濟,已占GDP比重的一半以上,占GDP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占城鎮就業人口的七成以上,中國決策層已不能不重視非公有經濟的發展,不能不解決民間資本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