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9日電/光明日報採訪清華大學教授肖鷹全文:
觀點摘要
●在有些人眼裡,傳統的對藝術、對日常生活的基本審美判斷已經不再是一個標準,不再產生主導的作用。
●如果我們的美術家不能面對生活,不能面對真實,總是展示一種似是
而非,總是帶著那副傻笑的面孔,永遠都是智障,甚至感覺麻木等等的作品,我倒不想上綱上線到民族的自我敗壞上去,但至少表現了美術家的無能。
●我們有的名演員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局限性在哪裡,甚至把局限當成優勢。
●電影當然要追求票房,當然要追求技術,但不能只追求票房,只玩技術。文藝對於我們今天的社會應該是有價值的。
對於演藝界部分演播、創作中出現的低級庸俗之風,長期從事美學和當代文化研究的清華大學教授肖鷹一直在批判。6月23日,他就此話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消費時代的文化價值值得關注
記者:您認為演藝界部分演播、創作中出現的低級庸俗之風與市場經濟有什麼關聯?
肖鷹:市場經濟已經深刻地影響了我們的基本生活方式。在此大背景下,文化在很多情形下都變成了一種消費的文化,仿佛一切文化都要通過市場的消費運轉來進行生產、分配和消費了。很多時候,不少演藝人員甚至有的主管人士都在用效益說話,比如說電影要用票房來說話,這就是消費文化的標準,效益、經濟、利潤似乎在起主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