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段玉裁的學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3 00:02:50  


 
  段玉裁的學術精神與學術貢獻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吳根友

  由戴震建立的乾嘉學術“範式”的精神綱領是:其一,經學研究必以“求道”為最終旨歸。其二,“求道”的方法大抵上分成兩大途徑:

  (1)由字以通詞,由詞以通道。這是語言哲學的路徑。

  (2)通過對古代典章制度、名物、數度、歷律等古典人文知識與自然科學知識的研究,以把握六經之中的道。這是“知識考古學”的途徑。

  兩條途徑共同表現出一種新的學術精神,即“人文實證主義”的哲學精神,也即乾嘉學者自己所說的“實事求是”的精神。

  段玉裁是戴震的弟子,他將戴震“由字通詞,由詞通道”的一般語言哲學思想,深化、細化為“由字音通字義,由字義再通道”,以及“尋求本字”的語言學的哲學思考;而且還重視發掘漢人訓詁學的原則,重視對語言學規則的總結,從而為正確地解經提供更加精准的新工具。78歲的段玉裁在寫《十經齋記》一文時,對於訓詁、名物、制度、民情物理四者三致其意,自稱對此四者“不敢以老自懈”。在我看來,他對於名物、訓詁、制度的研究,主要表現的是“求是”精神,而對於“民情物理”的關心,主要表達了“求道”的理想。就其學術路線與學術精神而言,段玉裁的學術特征主要表現為“在求是中求道”,而以“求是”為核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