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7月4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3日社評說,眾所矚目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cross-Strait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總算在江丙坤及陳雲林的簽署下,正式成局,預計六個月後生效。這項對台灣經濟發展的未來影響深遠的協議,不但將是見證馬英九個人兩岸政策的成敗,更將會加強台灣與國際經貿體系的連結。
社評說,國際媒體爭相報導此一劃時代的兩岸協議,評論皆認為不但有助於台灣本地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更能正面地影響台海關係,有效降低衝突的可能性。不僅如此,許多國家也紛紛表態,公開表達願意與台灣進行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協商談判的高度興趣。這正是馬政府所樂見的正面發展,也是為何馬英九堅持非與對岸簽署ECFA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簡單的說,世界各國當然希望與台灣簽訂FTA,但是台灣與其他國家進行FTA談判進行地不順利,即使是與台灣關係特殊且密切的新加坡,也無法自外於中國大陸的強大壓力。當年陳水扁政府就差臨門一腳,即可與星國簽訂FTA,但由於陳水扁政府刻意強調本土意識、操作外交轉內銷,堅持使用“台灣”一詞,故星國政府拒絕簽署。想想看,新加坡並未因為能與台灣簽署FTA而減少競爭力,但台灣卻錯失了進入東協市場的大好良機。到頭來受傷害的,還是自己的產業。
然而,只為了反對馬英九一人,民進黨不惜以非理性手法來抗爭,不願在“立法院”與執政黨對話、不接受相關官員的說明、拒絕以純經濟角度來看待ECFA的意義。反而利用此機會,動員支持者進行遊行示威,企圖營造反對陣營聲勢,為年底的五都選舉造勢。看看日前的遊行陣仗,無非是民進黨候選人的大好戰場,反而ECFA議題被模糊了。
社評說,更難讓民眾理解的是,正當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大力推動反ECFA遊行之際,卻傳出讓民進黨難堪的消息,那就是台南縣長蘇煥智不但不願參加遊行,更公開呼籲民進黨“面對兩岸開放局勢,應有更務實的做法。”令人玩味的是,蘇煥智不願參加遊行的理由,竟然是要留在台南“研商拓展農產品通路”。這是對民進黨何等的嘲弄!被民進黨標榜是對馬政府不信任投票的遊行,其黨籍地方首長竟然拒絕參加,更用如此理由來搪塞,根本是打蔡英文一個耳光。
更可笑的是,代表民進黨參選台北市長的蘇貞昌,竟然連支不支持ECFA都說不清楚,可見得民進黨政治人物的深刻矛盾。一方面知道,ECFA對台灣產業升級有幫助,另一方面卻不敢得罪深綠支持者。這種模稜兩可的立場,一定會受到質疑的,民進黨不能輕忽。
再者,為了安撫獨派的反彈,此次遊行定調為“反一中市場、人民要公投”。稍有記憶的民眾當然會嗤之以鼻,這樣的基調與民進黨在2008年“總統”大選時的政見有何差異?當時的選民根本不相信這套說法,以選票狠狠地教訓不敢面對國際及兩岸現實發展的民進黨。兩年過去了,民進黨竟然還學不會慘痛經驗,認為炒作本土意識將會激起台灣人民的危機感,進而支持民進黨反ECFA的力道。
社評說,現在ECFA已簽署完成了,民進黨又將焦點聚焦在應該由“國會”逐條審議的枝微末節上,完全不願以理性的經濟角度、並以反對黨的立場來質疑ECFA對台灣經濟的正負面影響,失去了作為最大反對黨的角色,相當可惜。
想想看,如果任由民進黨修改ECFA文本內容,就算是標點符號,都會造成該協議失效。不知民進黨是否想過,如果真的更動ECFA內容,那其他國家如何看待台灣的國際信用?那個國家又敢與台灣簽署任何協議呢?如果一個國家的正式談判代表簽署的文件都不能被認同,那其他國家又如何看待這個代表呢?又有誰才可代表台灣與外國談判呢?難道堅持“台灣”才是真正的愛台灣?
社評說,我們希望民進黨能放棄非理性抗爭,轉以監督執政黨政策的問政來獲取人民的信任與支持,否則到頭來,不但“國家”無法進步,就連台灣的國際地位都可能賠上了,那將是得不償失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