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帶來的文化影響,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我曾花了很長時間研究“古典希臘時代”,也就是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400年這段時間的藝術文化。西方的文化藝術,包括民俗的根基很多都在這裡。雅典衛城帕特農(Parthenon)神廟裡有一組浮雕,記錄了古希臘時代每4年一次的泛雅典娜節,舉行這個慶典時,所有希臘城邦國家都會來到這個地方。古希臘慶典中還有一個每4年在奧林匹亞舉辦一次的運動會,延續到現在是4年一次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從那些浮雕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很多習俗。古希臘神話也是對民俗的演繹,對後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歐洲,民俗和城市能很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因為城市保留了傳統,和民俗很吻合。最著名的就是每年四五月份舉辦的威尼斯龍舟節,它與500年前的龍舟節相比幾乎沒有改變,船和周邊的建築都幾乎一樣。而我看到報紙上介紹的深圳和香港的龍舟節,環境就有一點勉強。
一個城市如果有傳統,就能讓城市變得鮮活。市民希望能夠參與到城市活動中,遊客也希望有活動在這個城市出現。西方複活節有很長的歷史,大家都戴著面具,像這些場景,在歐洲、北美我們都能夠找到。我也希望能在深圳找到這樣的場景。深圳是一個濱海城市,如果有這種生活場景,民俗就會產生。民俗需要場景來演繹,我也希望在各個城市創造一種具有文化傳統意義的城市場景。
美國芝加哥有一個市民中心,人非常多,那裡有音樂會、露天劇場等很多活動。一個城市,特別是廣場,就是要提供給市民活動的空間,比如慶典、文化活動。
中國是全世界少有的重視民俗、重視城市的國家。但讓人感慨的是,在如此有深厚民俗傳統的國家,為什麼現在的城市規劃卻和我們的傳統背道而馳?在宋代,小說和畫作中都再現著一個世俗的偉大社會,大家都享受著生活,皇帝是藝術家,官員是詩人、詞作者。從《清明上河圖》裡,我們可以看到那時的城市、那時的空間、人和人的關係以及世俗的繁華。可以說,我們有一個非常偉大的傳統,只不過現在被我們遺忘了。曾經所有的西方國家都非常羨慕中國的文化傳統,現在我們卻反而羨慕他們的文化傳統。傳統的民俗是建立在城市空間之上的,我們現在要找回自己的傳統。我特別找了一張清代大婚慶典圖片,慶典的場景是在太和殿,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景。
歷史有時是非常遺憾的。當然,我是從美學角度來談這個問題,絕對不是要改變歷史,歷史是不可改變的。現在我們正走在回歸的路上,但是回歸的路程很慢,回歸的舞台也存在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