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政調查新聞》網站稱,黃海“遠遠不只與朝鮮有關”,當年日本與清朝軍隊作戰時,在黃海曾取得決定性勝利;日俄戰爭時也在這裡發生過歷史性海戰。黃海堪稱“中國最碰不得的地方”,也是“北京的喉嚨”。文章還稱,“在現實中,中國海軍成長非常迅速。為了和中國對抗,美國海軍當然希望能對黃海全域進行調查”,“在這樣的海域製造了能讓美國第七艦隊進入,並堂堂正正地進行調查的理由就是天安艦沉沒事件”。
不過,除了戰爭和對抗,近年來中日韓三國媒體上還頻頻出現另一個與黃海有關的詞匯———環黃海經濟圈。這個“圈”覆蓋的地區包括日本的九州島,韓國的全羅南道和北道、忠清南道、京畿道、釜山、大田和仁川,中國的北京、天津、山東、江蘇和河北、遼寧等三國的中心地區。韓國總統李明博曾建議通過區域內國家間的經濟合作,可以將黃海變成東北亞的“內海”。韓國國內的一些研究機構設想用海底隧道將韓國西海岸和中國山東地區連接起來並修建高速鐵路,韓國、中國和日本三國將有望形成275萬億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80韓元)的經濟圈。韓國國防研究院高成潤研究員稱,全球30大港口中有3個位於黃海,黃海是東北亞海上物流中心。而且根據相關報告推測,黃海海底還埋藏著77億噸石油。韓國學者稱,黃海的安全就是東北亞的安全,黃海不寧,東北亞難以發展。
黃海曾改變亞洲的歷史
黃海歷史上就是東北亞地緣政治的焦點區域,黃海處於亞歐大陸東端,亞洲大陸與太平洋結合處,是歷史上沙俄由北向南擴張陸權,和美日由東向西擴張海權,而激烈碰撞的核心區域。在這一地區的歷史舞台上,除了黃海周邊的中、朝、韓、日四國以外,還包括北方的俄羅斯和充當“世界憲兵”的美國。
精於盤算的日本一直都在盯著黃海。日本學者司馬遼太郎稱,對日本而言,影響歷史的幾次戰爭幾乎都發生在黃海:發生在唐朝的白村江海戰和明朝時期的露梁海戰都是在黃海上,當年想踏上亞洲大陸的日本艦隊遭到痛擊,不得不退回列島蟄伏,暫停對大陸的窺伺。1894年的甲午海戰和1905年的日俄海戰則改變了亞洲的歷史。前者被中國稱為近代史上最恥辱的一幕,同時給日本的巨額賠款支撐了日本的工業發展;後者讓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被完全擊潰。俄在這次戰爭中的失敗導致了1905年俄國革命,也迫使沙俄停止在遠東的擴張計劃,集中精力在歐洲發展,與法、英等國結盟,最終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則因此成為亞洲近代第一個通過大規模戰爭打敗歐洲列強的國家,鼓起日本稱霸亞洲和世界的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