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播機制是一個大問題。美國用三大片(薯片、芯片、影片)策略就征服了世界。從1996年開始,美國的文化產業已經超過航空、重工業等傳統領域,成為美國最大的出口產業。美國的文化產業已經占美國GDP的25%左右。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得不借鑒西方的模式,如製作模式、宣傳模式、廣告模式、營銷模式、收回成本模式等。
最近幾年,一些中國電影逐漸走出國門,在為世界所認知的同時,也贏得了部分海外市場,其中貢獻大者如張藝謀、陳凱歌等。但恰恰是這些大踏步走出去賺取海外票房和美元的電影導演,在很多人眼里,他們的作品不僅“媚洋”、“求大”,而且“沒有思想”。結果,錢投得越來越多,電腦製作越來越虛假,畫面越來越殘酷。成本越高,就越期待從市場獲得高回報。這在美學上被稱為“形式取代思想”——即以形式的視覺狂歡取代了思想的深層感動和內在靈魂的拷問。面對美國文化三片齊下的文化戰略,中國文化在相當長一段時期處於“失聲”狀態。
中國文化要出好作品,不能僅僅停留在號召意義上,也不能僅僅停留在模仿層次上,必須批量生產,規模推出文化精品,這就需要市場的投入。但文化市場也是個難題,因為中國人懂文化的不懂市場,懂市場的不懂文化,甚至是懂文化的看不起市場,懂市場的也看不起酸文人。
因此,需要解決以下四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官方應有文化的高度。第二,熟悉市場,了解西方和全球的市場,知道誰在消費和需求中國的東西,否則就會導致產品過剩或者嚴重錯位。一方面,一些人受“名牌”機制影響,人雲亦雲,喜好消費那些宣傳海報里的商業“大片”;另一方面,相對於全國平均收入水平,文化產品總體上仍屬於奢侈品,很多人受經濟條件約束卻消費不起。這些都制約了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的良性發展。第三,中介環節問題,主要是體制性問題,需要有一種彈性的合作性的制度、財務制度等,否則從事文化產業的人最後很可能是債台高築,官司纏身。第四,專業和思想的介入,即邀請一批真正的專家、學者和撰稿人,吸收、改編他們的思想以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文化爭端中的中國處境
新世紀亞洲格局的重組,表現之一是話語權的爭奪;中國的四大發明遭遇挑戰,說明文化軟實力關係當代中國的文化安全,要走出誤讀與妖魔化中國的怪圈。
1.新世紀亞洲格局重組與話語權爭奪
亞洲正在崛起,其動向大致有三:一是韓國宣布將在全球一百個地區開辦“世宗學院”,二是日本在海外增設“日語學習中心”欲與中國的“孔子學院”抗衡,三是印度的文化很早就輸出到世界各地,似乎在“龍象之爭”中印度已然高出一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