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元青花:中國陶瓷史的輝煌見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31 00:01:38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電/元青花瓷是漢族文化、蒙古族文化、伊斯蘭文化的結晶,元青花瓷造型大氣磅礴而不失精致感,在器物的形制上獨創較多,是不同民族生活習俗集結的產物。其裝飾意味濃厚的構圖方式、穩重的色彩、釉下繪畫靈動的表現力,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空前絕後的歷史地位。

  元青花瓷豐富多彩的造型與布滿器身的紋飾,是對中國的青銅器、絲織物、繪畫等傳統藝術的繼承與發展,同時,也是對漢族、蒙古族、伊斯蘭民族生活、文化的反映。元青花瓷的造型與紋飾在中國陶瓷的發展中起到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

  尋找元青花的足跡

  對於元青花的研究,國外起步較早。1929年,英國人霍伯遜博士在大維德基金會購得一對青花雲龍紋盤口象耳瓶,頸部寫有“至正十一年”銘,瓶身紋飾自上而下依次分為八層:纏枝菊、蕉葉、飛鳳、纏枝蓮、海水雲龍、波濤、纏枝牡丹、雜寶變形蓮瓣。頸部自右至左,用青料直書題記:“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得教裡荊擴社,奉聖弟子張文進,喜舍香爐、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星源祖店胡淨一元帥打供。”“至正十一年”(1351年)是元末順帝年號,兩件花瓶是為江西玉山縣張氏兄弟二人獻給江西上饒道教祖師店的供器。霍伯遜博士將它公布於世,並寫出文章予以介紹,可在當時並無人重視,因為在當時中國陶瓷界,主要是古董商中早有“元無青花”之說。直至1952年,英國學者波普根據現藏英國大維德基金會題記的青花雲龍象耳瓶,對照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博物館和伊朗阿爾德比爾神廟所藏的青花瓷進行研究,發表了兩本著作,把帶有至正十一年銘的青花瓶作為標準器,將與此瓶的青花發色和圖案花紋相類的青花器,定為“至正型”青花。從這時起,人們才意識到元代窑業中還有精美的元青花,並由此在國內外掀起了一股尋找元青花的熱潮。近年在印度的托古拉古宮殿遺址,也出土了一批大件器。此外,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日本等國都有元青花出土。

  在國內,隨著考古事業的不斷發展,全國各地不斷發現元代窖藏、墓葬、窑址中有元青花出土,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北京舊鼓樓大街豁口窖藏、河北保定市窖藏、江西高安市窖藏、萍鄉市窖藏、河北定興縣窖藏、內蒙古赤峰市窖藏等。墓葬有吉林扶餘、江西九江市元延祐六年墓、景德鎮市郊、豐城縣、雲南楚雄。窑址有景德鎮湖田窑、珠山官窑、落馬橋、十八渡、瑤裡、樂平華家、吉安臨江窑等。尤其是吉林扶餘、內蒙古集寧等地元墓及元代窖藏等出土大量元青花,使元青花的研究更加系統化。目前國內對青花瓷的研究焦點主要集中在鈷料和瓷胎上,因為這兩個因素是青花瓷產生的重要依據,因此對二者的研究成為元青花研究的切入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