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國學熱的另一個作用是有助於破除“西方文化中心主義”及其文化霸權對我們的影響。百餘年來,我們大力學習西方文化,謀求現代化,這無疑是正確的,而且要繼續擴大開放。但在學習西方先進文化的同時,也產生過全盤西化的思潮,對民族文化持虛無主義的態度,導致了民族文化的主體性意識徹底失落。這既不利於現代化,使現代化失去民族精神的支撐,又易導致食洋不化,不能把先進文化的普遍性與中國具體國情結合起來,一切照搬西方經驗和西洋原理,忽視中國的歷史文化經驗與中國原理。歷史學家早已指出,中國有幾千年連續不斷有記載的歷史,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一切社會科學的原理必須接受和通過中國歷史的經驗的檢證,才能證明其真理性。國學熱有助於人們對西方文化以特殊為普遍的立場進行反思,對引進或移植自西方的學術體系進行反思,通過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來建立中國文化的主體性,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這種重視中國經驗與智慧的努力,在實踐領域尤為突出,如在西方管理思想之外,積極尋求基於中國文化的概括、提煉、引導的管理之道,已成為中國企業家最熱門的追求。
7 就國學熱與國學研究的關係而言,應當說國學熱本身並不等於國學研究熱,目前的國學熱還是分布在大眾教育和國學知識傳播方面,相對於國學的學術研究,多屬於文化普及的層面。大眾教育和傳播的熱絡並不能自然帶來國學研究品質的提升和發展,這是要區分清楚的。但是這樣一種傳統文化熱的文化氛圍,改善了社會公眾對於傳統文化的態度,對青少年的影響很大。從小熟悉傳統文化,將使這一代青少年對國學的向往越來越深,有利於新的一代人傳承中華文化,也使得國學研究有了更好的文化生態的支持。事實上,中華民族精神的歷史發展,並不是學術研究層面獨立發生作用,在相當程度上是靠人民群眾通過普及渠道所獲得的文化信念與價值,在實踐中堅持、信守、付諸於行為,在歷史舞台上演出轟轟烈烈、可歌可泣的壯麗故事。而人民群眾的文化信念也轉過來影響著從事理論論述的文化精英。在這個意義上,傳統文化的普及化,不能只從普及的角度來評價,要深刻認識其中華文化傳承的意義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