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問題依然是最大的難題
中央給新疆“一攬子”特殊政策,支持新疆發展,但不可否認張春賢面臨治疆難題--民族問題,仍是最大的難題。有網民指出,“張書記要認識到,經濟援助能夠打下民族團結的物質基礎,這沒有錯,但同時應該看到,新疆的分裂勢力越來越凶,有經濟的因素,但不是主要的,更多的是政治因素,像‘7.5’事件,不是經濟訴求、更多的是政治訴求。”
隨著西藏及新疆問題的激化,關心族群衝突、“邊疆問題”的聲音開始在媒體上增多,而近來關於“新疆跨越式發展”的話題尤其熱鬧。在一些黨政官員的公開言談中,明顯地包含著“發展迷思”或唯GDP論的觀念,以為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問題就解決了。
“中國過去三十年發展的經歷已經告訴我們,雖然中央、地方各級在做規劃、定指標、談要求時,往往都很全面,但最後執行的結果,最有保證落實的只是經濟數據,而社會公正、自然與人文生態的保護的要求則往往落空。”“天山姚新勇”說,“現在有關新疆跨越式發展的有關安排來看,我們還看不到已經提供了良性、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化保證,也還看不到有什麼措施可以在未來較短的時間內,健全制度建設,為新疆的大發展保駕護航。”
《南風窗》雜誌一篇關於新疆的文章指出,在全國援助新疆搞經濟建設的大潮中,民族矛盾似乎被擱置了,隨著經濟的發展,維吾爾族的精英群體會增大,民族的自治意識也會提升,這是中央政府必須面對的難題,這個難題顯然不是單純依靠經濟發展能解決的。
新疆社科院原民族研究所所長齊清順認為,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新疆經濟騰飛並不是一個難題,問題在於,在現行民族制度下,經濟發展並不必然帶來長治久安。
“當前,新疆在處理民族問題中的‘三化’比較嚴重。”齊清順解釋說,這三化分別是“泛化”“強化”和“政治化”。“在新疆這樣一個邊疆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許多一般的經濟、社會問題,都‘泛化’成了民族問題。其實,在內地許多省區,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甚至不同人群在經濟、文化方面的差距和差異也普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