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復博物館 |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京華時報報道,因為拆遷,創辦14年來已經搬過兩次家的國內首家民辦博物館——觀復博物館再次面臨搬家的尷尬,館長馬未都建設一家永久性博物館的夢想,仍面臨諸多難題。
與此同時,北京多家民辦博物館傳出經營困難的消息。
作為文博領域的一支新軍,目前民辦博物館生存狀況如何?它們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哪些難題?為求生存又做過哪些嘗試?
觀復成“孤島”
觀復博物館搬到現址朝陽區金盞鄉金盞南路18號已經6年了,然而,始於去年下半年的拆遷讓它成了“孤島”。
出了東北五環,離開機場輔路右拐往東,路邊不時出現拆遷留下的大片廢墟,斷瓦殘垣間,只有一座圍墻上爬滿藤蔓的小院突兀地立著。這個小院便是觀復博物館。
“觀復”二字,出自《道德經》。“觀”者,看也,“復”者,一遍又一遍。馬未都說,世間萬物你只有靜下心來一遍又一遍反覆仔細觀察,才能認清它的本質,觀復博物館由此得名。
拆遷者已然兵臨城下,小院裡的清幽寧靜還能維持多久,馬未都心裡也沒底。他說,另找地方建設新館、搬家、布展,大概需要三到五年時間。
按照朝陽區政府的部署,這一地區的房屋拆遷騰退,應於今年6月底之前完成,目前這一時限已經過去一個多月,周邊村民也都早已拆房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