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對中國作家而言,目前還缺乏專門為外國讀者創作的“外向型”的作家以及作品。有些國家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喜愛大於當代文學,也是中國當代文學譯介的一個制約因素。
如何推動中國文學走出國門?
“當今,外國人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想深入地了解中國,其中一個標誌就是大量中國文學作品被翻譯成外文。中國文學的對外翻譯因此也變得非常重要而緊迫。”
儘管目前還存在上述諸多困難和問題,中國文學走向世界卻是大勢所趨。世界全球化的趨勢也使文學世界化的傾向越來越明顯。正如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黃友義所說,當今,外國人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想深入地了解中國,其中一個標誌就是大量中國文學作品被翻譯成外文。更多的外國讀者越來越關注中國文學,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創造了良好機會和因素,中國文學的對外翻譯因此也變得非常重要而緊迫。
要抓住機會加快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步伐,並非一日之功,單靠翻譯家們的一己之力很難實現。它需要細水長流,將各環節的基礎工作做扎實。
在漢學家文學翻譯國際研討會上,國外漢學家、翻譯家和中國作家、對外文學譯介工作者,結合自己翻譯和研究及推廣工作的經驗,提出了四方面推動中國文學譯介傳播的建議:
對外文學翻譯需要國家的幫助。政府和文學組織要建立翻譯資助機制,要加大文學對外譯介項目的支持,精神上和物質上獎勵翻譯家。法國、日本、荷蘭等國的文學譯介都有政府相關項目的支持,具體做法值得借鑒。
對外文學翻譯需要譯者、出版商、媒體、批評家共同不懈的努力,建立和完善中國文學對外譯介機制和體系。不少國外漢學家和翻譯家希望中國相關機構能及時將當代中國文學的優秀作品,包括文學意義上和真實反映中國當代社會風貌的優秀作品推薦出來;希望加強詩歌、散文、報告文學等文類的翻譯推廣;希望作家與翻譯者之間建立便捷通道,直接對話,建立信任和良好的合作關係;希望中外翻譯者加強合作,取長補短,提高翻譯水平和效率。提倡翻譯專業化,特別是建立完整有效的翻譯評判體系和批評機制,以改進譯本為目的,形成良性循環。
重視漢語教學的普及,從而引導、培養更多的讀者。
通過組織國際性性文化交流活動,推進文學作品的譯介。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中國已經加大了對文學譯介的關注和投入,相關項目已經建立並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