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復興的路口上,標誌性的“路牌”就是於1954年上半年成立的中國民族音樂研究所(現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和下半年成立的北京古琴研究會(後者定性為民間社團,實際上是依附於前者的下屬組織)。北京古琴研究會匯集了一批有志於琴學的獻身者,具有極強的向心力。社團影響了所有參與的琴家,琴家也給社團注入了生命力。音樂研究所和北京古琴研究會,成為了集收藏琴器、匯集資料、打譜演出、研究出版、組織活動為一體的國家中心。楊蔭瀏、李元慶、查阜西、管平湖、王迪、許建等學者和琴家,以卓越的遠見著手於一系列意義重大的工作:建立琴會社團、收購琴器琴譜、召集演出雅集、普查琴人分布、采錄琴曲音響、編纂琴學文獻、組織打譜會議、舉辦鑒賞展覽,60年來,硬是把冷冷清清的琴學變為熱耳熱目的焦點。
音樂研究所和北京古琴研究會簡直就是琴學復興的“夢工廠”,縈繞其間的無疑是20世紀50年代的那股千載一遇的昂揚風氣。琴家們查照册籍,翻閱秘譜,裁文匠筆,著述頻頻,一系列文獻資料被源源不斷地挖掘整理,長長的書單,例舉起來令人目眩。
國家機構讓貧困潦倒的管平湖獲得了從油漆工到全國首席琴家的光榮,讓查阜西獲得了匯集全國珍藏秘籍、編輯《琴曲集成》近乎奢侈的夙願。兩位琴學領袖以個人方式反映出來的集體意志的文化先覺,以獨特魅力吸引了一大批信仰者。編輯《琴曲集成》的創意與成果,無疑就是國家認定和權威規格,那等於從一路下滑的“八音之首”的話語權中再次賦予古琴本來就有而且十拿九穩、當之無愧的至上地位。一代琴人和學者共同把《琴曲集成》打造成20世紀知識分子最看重的音樂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