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個普通年頭,但對琴界來講卻是個值得記憶的年頭。這一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古琴藝術”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此事如石擊水,產生了巨大波瀾。幾年過去了,從由此引發的一系列事件和社會影響來看,2003年的呼喚當之無愧地稱之為21世紀古琴發展道路上的新拐點。當初懵懵懂懂感到“水暖”的音樂研究所又一次預言了琴學新時代的到來。如果把音樂研究所1954年促使北京古琴研究會成立作為第一輪啟動琴學復興的重要事件,申報“古琴藝術”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就是第二輪的大力助推,這個學術機構命中注定要為琴學復興做出不同凡響的貢獻,承擔復興之路的光榮使命。
越來越密集的琴學活動,伴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社會氛圍的釀成,使“瑤琴玉音”日益深入人心。以文化復興理念來衡量國家軟實力提升和文化“體溫”回暖的,就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把中國元素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展示。國人再一次聽到古琴和昆曲,與誦讀的《論語》和卷軸畫形成統一格調。舉世矚目的鳥巢,把細微變為鋪天蓋地音響的琴韵,以雷霆萬鈞之力,回淹了丟棄自己的同胞。消解古琴先天優勢的大眾文化,正以公正態度恢復傳統的標尺,逐漸形成催生琴樂呈現新面貌的強大動力源。不過幾年,歷史學家就可以重新評價這幾年的琴學大事記了。
七弦琴面向大眾,是歷史性的轉折。關門閉戶、孤芳自賞,導致觀賞性和吸引力的銳減,當然是意欲發揚傳統精神的精英們不願看到的,琴學危機來自歷史賦予的太多背離音樂自身發展的制度邏輯,最終摧毀的是大眾對七弦琴與“知音”語源的好感以及國人在歲月中積累下來的對“眾器之首”的心理依存。這些年來琴家們的努力,已經使七弦琴重新回到了普通人的話題中,再一次樹立了樂器家族中的王者風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