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9月5日電/台灣旺報4日發表台灣學者張亞中、謝大寧、黃光國的文章說,《聯合報》9月2日社論,沒有點名地對我們9月1日在《旺報》的質疑做了回應,我們認為《聯合報》並沒有清楚地回應應有的質疑,而仍然在已經有立場的結構中,做自我認定的詮釋而已。
一中憲法已經出現質變
文章說,《聯合報》認為“一中憲法”(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兩岸維持信任基礎的看法,並是“中華民國主政者絕無可能否棄的國家準據”。由於“一中憲法”在台灣已經出現了質變危機,因此《聯合報》的論證是有問題的。
“信任”是一個社會能夠有序運作的基礎,“信任”的基礎在於“真”與“誠”。“一中憲法”出現的危機即在於它是否仍然為“真”?台灣在談“一中憲法”時是否還有“誠”?
如果說,不修“一中憲法”就表示台灣方面堅持“一中憲法”,那麼只對了一半。從李登輝起至陳水扁多次“修憲”而沒有觸及核心的“一中”問題,是台灣政黨“誠”於“憲法”,還是礙於可能引發戰火與國際強權的壓力所致?如果對“一中憲法”認“真”,那麼就沒有“不統”的選項,而只有類似《國統綱領》規範“如何統一”、“何時統一”的命題。
文章說,如果我們“真”的相信“一中憲法”,就必須接受兩岸在主權上是重疊,中國的主權屬於兩岸全體人民,那就沒有馬英九所謂“台灣前途由台灣2300萬人共同決定”的這個看似符合民主,但不符合“憲法”規範的“台獨”可能選項;也沒有“中華民國是台灣”這個符合治權,但是違反主權的說法。
教科書思維做法受爭議
如同我們一直提醒的,“一中憲法”的軀體或許還存在,但是它的精氣正在快速轉變。最近例子,馬政府以國文應當也包括“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在內為由,在即將於明年要上路的九年一貫課程教材中,把國語改為“華語”、“國文”改成“華文”,更重要的,新的教科書隱然已將所謂“本國文化”限縮在台灣一地的文化,請問:這樣的思維與做法,算是對“一中憲法”有“真”與“誠”嗎?
文章說,《聯合報》在社論中,替馬政府政策做了詮釋,即“一中憲法”為“原則”、“一中各表”為戰略、“不統、不獨、不武”為戰術。我們的看法:第一、當“一中憲法”的形體已經不一時,如何還能做為“原則”,如何能夠建立兩岸互信?第二、內外已經有別的“一中憲法”無法建立互信時,“一中各表”如何成為指導的戰略?北京為何要配合台北這個“一中”已經質變的戰略?第三、假如我們同意“統”、“獨”都是一種方向,“不統、不獨”就是不選擇方向、不採取立場。請問,這可以算是“戰術”嗎?“不武”是取決於北京,而非台北,這也可以算成台北可以採行的“戰術”嗎?
我們要提醒《聯合報》與馬政府,當“一中憲法”在本質上已經改變,“目標創新”很容易變成“虛假不實”。“一中三憲、兩岸統合”為內涵的“一中同表”,是我們對“創新目標”的具體實踐途徑,其基礎即在真誠地遵守“一中憲法”。期望媒體界能監督政府是否真正真誠地遵守“一中憲法”,並共同為創新目標提供更多思想火花。
(張亞中/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謝大寧/佛光大學文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祕書長;黃光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國策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