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深海工程技術處第三軍團
“深水油氣勘探活動具有高成本、高技術、高風險和高回報的特點,正是由於深水油氣勘探儲量規模大、產能高形成的高回報特點才促使人們不斷地向深水發起挑戰。”陶維祥分析說,開發資金明顯增長已經成為深水區油氣勘探領域的重要特征。
“例如2001 年已經投入開發的西非吉拉索爾油田的開發投資就高達28億美元。”陶維祥說,由於惡劣複雜的環境和地質儲藏特性,深水油氣資源開發向來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以及高回報的“四高”特點。
今年發生在人類深海油氣開發的發端之地——墨西哥灣的漏油事件就印證了高風險的特點。而隨著深海海域競爭日益激烈,其准入門檻也會越來越高。
深海工程仍是人類尚未完全掌握的一個尖端技術,其複雜程度甚至高於航天工程。比如,人類已經建立了航天空間站,但水下空間站的建立尚待時日。
墨西哥灣一場138天的災難和一份46頁的報告提醒人們,深海仍存在著人類技術的許多盲區。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這個技術梯隊中,歐美企業處於第一軍團,是海工設計和關鍵設備供應商;日韓和新加坡在第二軍團,扮演總建造商的角色;中國尚在第三軍團,以賺取加工費用為主。
這一情況在“海洋石油981”的舾裝階段尤為明顯。所謂舾裝,是指船體主要結構造完之後安裝錨、桅杆、電路等設備和裝置的工作。
中海油擁有“海洋石油981”的知識產權,但只有船體、外殼是中國製造,井架、立管、采油樹等設備是向國外採購的。舾裝前是中國的,舾裝後是國外的。
而從全球情況來看,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深水油氣實踐經驗的積累,水下油氣生產系統新技術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湧現:2003年水下生產新技術有2100多套,到2007年這個數字已經達到5700多套。
中國人對於深海的努力也許還要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