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恐俄症”的心理根源並不純然源於流傳的人造意識形態神話:歷史上的俄羅斯表現出的驚人的殖民能力、其漫長的集權歷史等的確令人生畏。前述的俄羅斯學者科日諾夫在同一個地方也曾約略談及:“不能說西方是一頭狡猾的狼,而俄羅斯似乎是一只善良的綿羊”,俄羅斯“也曾像征服過全世界的西方一樣行事”。對於這些問題,俄羅斯之外的世界當然有與之迥異的歷史觀。
西方一度確曾抹黑俄羅斯歷史和俄羅斯民族性、甚至對其污名化(尤以“冷戰”時期為盛,在該時期,俄羅斯和西方都視對方為凶惡敵人),至今也未放棄其對俄羅斯的歧視和攻擊,當然應予以正名;但是,如果反過來,俄羅斯也還以牙眼,再將西方抹黑、或污名化,同樣並不可取。這種循環無非表明: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冷戰”仍在依照慣性延續。
關於民族歷史、民族文化、民族性的探討,應有助於確立對自己民族、文明的信心,但如果將這種自我辯護變成某種杠頭爺式的自我標榜、自我美化,甚至患上某種自戀症(如“我愛無論什麼樣的俄羅斯!”)、自閉症,恐怕同樣無益於俄羅斯的精神復興。
(作者是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