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安史觀:國民黨稱其為轉型史觀
再一件“獨台史觀”的社會教育情形。明(2011)年是“辛亥百年”,台灣會有一連串的慶祝活動。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志朗以“慶祝活動籌委會”秘書處副秘書長身分報告指出,慶祝百年,將“由全民詮釋歷史”,建立“中華民國在地化”的“轉型史觀”;“以在地多元的觀點,凸顯台灣精神與其特色,進而建立中華民國發展史上的主體論述,目標就是希望以‘中華民國在地化’的‘轉型史觀’,表現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中心理念”。這個名為“轉型史觀”的官方名稱,其本質其實就是一種“獨台史觀”。如果放在整個中國的歷史經驗來看,這就是“偏安史觀”。
我們再從台灣政治人物的言論來看。以最近“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多次在美歐發表公開言論稱“台灣前途應由2300萬人決定”、“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以及馬政府以“不統、不獨”為基本政策,這些政治言論都可以歸納為一個“獨台史觀”的社會化過程。“台灣前途說”基本上是民進黨早期“住民自決說”的延續,“主權獨立說”是“治權分立說”的刻意誤導,更是迴避了兩岸目前是“主權重疊”的憲政事實。
再從今年8月馬政府公開發行一批新的“十元硬幣”為例,蔣渭水已經取代了蔣中正。在“總統府”的通訊網站中,已經有將蔣渭水為“台灣孫中山”的稱呼。民間已有認為這是“台灣的國父”的新造神運動。
以上種種均是國民黨逐漸往“偏安史觀”滑動的跡象。2011年是辛亥百年,國民黨會舉行一連串的大型活動,依照目前所公佈的內容來看,都是為了強化“中華民國”在地化,即“中華民國是台灣”的論述。
從最近聯合報所公佈的兩岸民意大調查來看,馬政府上任兩年多來,民眾對於台灣前途的看法逐漸朝“永遠維持現狀”發展,比率首次突破五成;另外,有一成六民眾主張儘快獨立,一成五主張維持現況以後再獨立,5%主張急統,9%主張緩統,過半數的51%希望永遠維持現狀,僅4%無意見。以上數據與聯合報在2000年7月,即陳水扁首次執政時所做的調查結果相比,民眾的統獨態度明顯轉變。主張急統或緩統者,十年來合計減少15%,取而代之是主張永遠維持現狀者增加19%,主張急獨或緩獨的比率也多了5%。從政治社會化的觀點來看,這些數據當然不會是自然形成,而是長期政治人物的言論與政策所致。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民進黨推動的“分離史觀”已有成效,而國民黨並不會思考,是否應該將此一趨勢逆轉,反而更會基於這樣的民調結果,再強化其“維持現狀”的論述,並將史觀完全導向“中華民國是台灣”的“獨台史觀”的方向。從以上國語教科書、歷史教科書、政治人物的談話,以及辛亥百年的慶祝活動內容來看,可以清楚看出這樣的走向。
“獨台史觀”與“台獨史觀”在本質上並沒有多大差別,都是以與中國大陸“分離”為基本核心。我們可以預期,如果明年辛亥百年,台灣內部如果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正確史觀論述,其結果將使得“獨台史觀”與“台獨史觀”的成為完全主導台灣人民的史觀,這對於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必然是一個不幸的災難。這也是我們兩岸統合學會希望能夠在辛亥百年招喚兩岸“共同體史觀”以正視聽的原因之一。
史觀形成與產出的邏輯:史觀、論述、政策互為因果
“史觀”是“論述”的基礎、“論述”是“政策”的依據,“政策”的實踐又會強化“史觀”的認知。三者之間有著因果關係。不同的“史觀”反應出對於自己歷史與未來的看法,有了看法,自然會形成相應的“論述”,也就是一種“說法”。而包括憲政立場、外交、經濟、國防、教育等所有“政策”或“作為”均為“論述”的產出。
民進黨以“台獨史觀”為基礎,進而以“一邊一國”、“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前途自決”為主要論述,視台灣獨立建國為最高價值與奮鬥的目標,認為與中國大陸分離為已存在的事實,如果要改變必須通過全體人民的公投自決。在軍事安全政策上積極依賴美日,在經濟上希望儘量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在歷史文化上企圖切斷與中國的關係。
國民黨目前的“偏安史觀”的論述則是“不統、不獨”的“維持現狀”,強調“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前途要由2300萬人共同決定”,才能改變現狀。以“親美、友日、和中”為原則,在軍事安全上繼續積極依賴美國,在經濟上願意與中國大陸積極交流,但是在歷史教育政策上卻模糊或不尋求強化與中國的關係。
北京的目前存有兩種史觀,一是“內戰史觀”,一是“統一史觀”。“內戰史觀”所形成的論述,簡單地說,即“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的正當性”,並往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來表達。在這種論述下,必然是在國際外交上杯葛中華民國政府存在的事實,在軍事安全上壓制台灣。北京“統一史觀”的論述則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政策當然就可以包括“爭取台灣人民”的經濟政策,加強兩岸交流的文化社會政策,但是統一後的台灣,最多只是個高度自治的特殊行政區。
北京的“內戰史觀”與“統一史觀”與台北方面的“分離史觀”(包括“台獨史觀”與“獨台史觀”恰恰成為了兩個對立的史觀,也自然形成了兩個對立的論述,也產生了會有衝突的政策。
台北方面必須思考,不論是“台獨史觀”或“獨台史觀”是否真能為台灣人民帶來利益?長遠來看,反而可能減弱了台灣在面對中國大陸時的參與機會,甚而給台灣自己帶來災難。北京方面必須思考,如何在終結“內戰史觀”與完成“統一史觀”中間,建立一個有助於兩岸和平發展、共榮共利,屬於兩岸和平發展期的史觀,讓兩岸可以在這樣的史觀下發展論述並推動符合兩岸人民整體利益的政策?
大家一起努力:建立兩岸共同體史觀
兩岸統合學會透過《中國評論》月刊已經完整地發表以“一中三憲、兩岸統合”為內容的“一中同表”論述,並以“文化統合、貨幣統合、經濟統合、身分認同、安全認同、國際參與、基礎協定”等七大願景(因為我們不是政府,談不上是“政策”,只能是願景或夢想),建議兩岸做為政策的參考。(張亞中著《統合方略》一書已經出版,讀者可以在網路上免費全文下載)。2011年是辛亥百年,在這麼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兩岸統合學會準備拍攝一部有七集的《百年中國》紀錄片,喚醒一個為兩岸人民所遺忘的“共同體史觀”。
這部以“共同體史觀”為內容的紀錄片,是以“兩岸同屬整個中國”為核心概念,以百年來中國的現代化挑戰與進程為影片的舞台。透過紀錄片,我們希望傳達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兩岸本來就是個命運共同體。由於中國在現代化的起跑道路上輸給日本,台灣被迫割讓給日本,即為一例。我們並希望傳達,當整個中國做為一個共同體被撕裂時,人民是沒有辦法安居樂業,整個國家必定是內憂外患,也難逃西方帝國主義的介入。我們也希望告訴兩岸,一個繁榮健康的中國,才容易得到台灣人民的認同,而一個反獨關懷大陸發展的台灣,才能得到大陸的尊重。我們還希望探討1949年以後,兩岸分別做為現代化的試驗場域,彼此有那些經驗是可以相互學習?當然我們也希望傳達,整個中國現代化的成功必須要由兩岸相互學習與參與;台灣與大陸不可能不管對方地獨自完成現代化的目標。唯有以兩岸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的認知在現代化的道路上相互提攜合作,才能夠真正為兩岸創造和平與發展。
基於篇幅,容我在下篇文章再來對兩岸“共同體史觀”進行深入探討。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0年11月號,總第15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