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電/近期,上海樓市除了房價、成交量等房地產指標出現“量跌價滯”之外,還隱約出現退房潮。調查顯示,一手房退房比例達20%左右。
政策原因被動退房
《中國證券報》報道,據德佑地產市場中心研究部調查,10月7日至11月7日,一手房退房比例達20%左右。其中,多數是10月1日—7日認購後而未及時簽約的商品房。
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一手房市場退房客戶中,72%是由於政策等客觀原因被動退房,28%是由於主觀原因主動退房。
10月7日“滬十二條”出台,“差別化信貸”政策嚴格執行,一套房首付三成、二套房首付五成、三套房停貸,部分客戶由於首付不足被迫退場。這部分客戶以資金量較小、對貸款依賴強的投資客和改善型需求購房者為主。
而越來越緊的房貸政策,也進一步加大了退房發生的概率。一位剛在上海購買了別墅的購房者抱怨,由於這套別墅被認定為三套房,他鐵定無法獲得貸款,現在面臨定金被沒收的危險。
德佑地產市場中心分析,鑒於新政、二次新政調控政策出台、加息以及呼之欲出的房產稅等,部分投資客預判房地產市場將進入下行通道,寧願犧牲小部分定金,而等待到合適的時機逢低入市。另一部分退房的是處在住房保障邊緣的中低收入購房者。未來5年上海將有100萬套保障性住房供應,且考量的標準有逐漸放寬的跡象,這對他們來說是極大的利好,且房價有下降的可能,於是決定犧牲定金,退房觀望一段時間。
二手房退房率低
二手房市場也出現購房者退房現象,但退房率遠遠低於一手房,僅3%左右,且都為中低端客戶,主要是為了等待政府“保障房”。
二手房市場退房率低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即二手房的操作流程比一手房費時。
通常而言,二手房交易操作流程較為複雜,周期也比較長。購房者看中房源後,先是支付一定金額的意向金給中介公司,待中介公司就交易條件跟房東談妥後,房東才會簽收客戶支付的意向金。此時意向金就自動轉變為定金。這一過程一般需要3—7天。第二輪調控出台以後,二手房市場主動權基本轉移到買方手中。購房者在委托中介購買二手房時,一般都會提出相對謹慎的擇房條件,且買賣雙方就價格往往要來回“角力”幾次才能達成交易,因此給購房者留有相對更多的考慮時間,退房率也就不高。
相比之下,一手房的退房認定較為簡單。通常只要購房者確定認購某一套住房並交付定金,網上房地產上該房源便會打上已認購的標識。如果購房者沒有在約定時間內簽署預售合同,就被網上交易系統自動認定為退房。但事實上,這類“遲到”大多不會影響之前交付定金的有效性,開發商也很少會因為購房者未在約定期限內簽約而認定其違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