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樓市火熱,國資委雖下令非以地產為主業的央企退出地產市場,但央企仍有近千億房地產資產滯留。 |
中評社香港11月19日電/自國資委下令非以地產為主業的央企退出地產市場時過半年,“清退令”似乎並未奏效。內地媒體稱,這78家央企不但未退出地產業務,且仍有近千億房地產資產滯留。對此,文匯報記者致電國資委,相關官員暫無回應。專家分析認為,地產業務是一塊“肥肉”,一些央企難以割捨,而無人接盤也是央企剝離地產業務遲緩的原因之一,央企退出地產尚需時日,而中央亦應就此推出實施細則。
今年3月,面對央企“地王”頻現,國資委曾下達“清退令”,要求78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中央企業加快進行調整重組,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工作後,退出房地產業務。時過半年,這張“清退令”的預期越來越弱。
目前,央企房地產板塊的資產總額大約6,607億元,除去國資委認可的央企地產業務外,被勒令退出的78家央企的地產資產總額約為991億元,佔15%。這意味著,近千億房地產資產被滯留在78家央企內部,並沒有剝離出來。此外,一些央企正以“商品房+保障房”的模式,轉戰保障房建設,而地方政府為了完成保障房建設任務也默許央企這種行為。
央企:無人接盤 退出需時
對於這78家央企無一退出地產業務的原因,一位在此名單中的央企副總表示,主要原因在於“沒有資金接盤”。他說,“清退令”後,曾有7家央企公開掛牌轉讓地產項目,但一直未見有人接盤,而其他央企見狀,更是乾脆不再掛牌。
對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地產業務是一塊“肥肉”,一些央企難以割捨可以理解,且為追求利潤,不排除一些央企以合作開發等形式再次大膽進入房地產的可能。另一方面,這些央企要退出地產業務,在無人接盤的前提下,資金鏈必然受到影響,因此,這也需要一個過程。
專家:改建保障房值鼓勵
全國房地產職業經理人聯盟副秘書長姜煒亦向本報表示,國資委自出台“清退令”後,並未對這78家央企以何種方式退出、退出周期有多長作出規定,這樣的“清退令”很難執行。中央應進一步細化規定,勒令一些在地產開發和建設方面尚欠資質的央企退出市場,以兌現承諾。
但對於一些沒有退出地產業務,轉而開建保障房的央企,姜煒則表示,在這些企業沒有重組之前,開建保障房行為值得鼓勵。他說,因保障房建設利潤少,16家以地產為主業的央企“正規軍”大多不願參與建設,而有著豐厚資金、擁有地產開發和建設資質的央企應成為保障房建設主體,承擔起社會責任,以滿足市場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