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說到“聲音”,在北京,我們經常聽到來自韓國的一種聲音,認為韓國應該加強韓美軍事同盟,把韓美軍事同盟的緊密程度做到超過日美軍事同盟,這種聲音是主流嗎?它是否已經成為韓國政府在外交上的一個現實政策?
河英善:上世紀80年代以來,韓國經歷了快速的民主化進程,通過這個過程,在其公民社會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從親美的到親中的都有。所以,我們在判斷韓國親美還是親中時,應該小心謹慎,不能妄下結論。我個人認為,韓中關係已經歷了過去的冷戰時代,韓中、韓美之間“二選一”的政策已經成為一個過去時,不論是政策的制定者還是公民民眾,原則上都已形成和轉換為一種“聯中聯美”的看法,即在以往的韓美關係基礎上,同時加強與中國的關係。你們應該也注意到,韓國新任外長金星煥最近在發表就職演時也提到“復合外交(complex diplomacy)”。過去單純的“拉幫結派”或者“站隊劃線”如今成為一種歷史,“聯中聯美”的復合外交已然成為韓國現在的主流。
環球時報:盧武鉉執政時曾提出,韓國應該做美國與中國溝通的橋梁。在河教授看來,這種思想在韓國外交中依然存在嗎?
河英善:剛才我也提到了“復合外交”,現在李明博政府外交的主線就是“復合外交”,這也獲得了公民社會的響應。金外長在就職演說中指出了韓國外交的“四大方針”,核心就是復合外交。也有中國學者問,你們既要和美國關係親密,也要和中國關係親密,這可能嗎?我的回答是,如果中美關係處於冷戰時期的敵對關係,那麼這種可能是不存在的,但現在中美之間是合作關係,韓國在其中一定要既編織和美國的網絡,也要同時編織同中國的網絡,而且這種網絡一定是交織在一起的。這是21世紀外交的一個基本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