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日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馬德倫11月29日在中俄金融合作記者會上表示,適時推出人民幣兌盧布掛牌交易、擴大中俄雙邊本幣結算範圍,有助於降低雙方銀行和企業在經貿往來中的匯兌成本及匯率風險,最終有利於兩國經濟的發展。
新華網報道,馬德倫介紹說,近年來,在中俄兩國總理定期會晤機制框架下,中俄兩國金融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中俄雙方的項目和貿易融資規模不斷擴大,兩國商業銀行在兩國互設分支機構和中俄邊貿本幣結算工作不斷擴展。
據介紹,2002年中俄兩國央行簽署邊貿本幣結算協定以來,兩國央行又先後簽署了該協定的六個補充紀要。目前,雙方提供邊貿本幣結算服務的銀行所在地域範圍,已擴展至中俄兩國毗鄰的中方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和新疆等四個省(自治區)及俄方6個聯邦主體,本幣結算從邊境貿易擴展到旅遊服務。雙方銀行互設代理行賬戶和本幣結算業務大規模增加。
此外,馬德倫透露,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日前已宣佈在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開辦人民幣兌盧布的掛牌交易,當天已有數筆人民幣兌盧布交易順利完成。俄羅斯也將於近期掛牌交易盧布兌人民幣。
馬德倫認為,近年來中俄金融合作的順利推進和取得的纍纍碩果,對兩國金融界和企業來說是互利共贏的選擇,也是順應雙方經貿發展和市場深化的必然。
中俄聯手拋棄美元本幣結算 為濫印美元敲響警鐘
據環球網報道,中國和俄羅斯決定在雙邊貿易中放棄美元,改用人民幣和盧布進行結算。儘管中俄目前貿易額並不算大,只相當於中美貿易額的約1/7,但對因為美聯儲濫印正處於世界輿論風暴眼中的美元來說,這顯然是個“很壞的消息”。近年來,人民幣的國際化一直在推進,但主要局限在東南亞國家和中國邊境地區,此次中俄兩個大國在貨幣上的聯手,則很自然地被解讀為“對美元地位的挑戰”。中國學者何茂春24日對《環球時報》說,從長期看,美元地位的削弱是必然的,但中國需要讓世界明白,中俄之間這種貨幣關係的推進,“並不意味著對其他貨幣的排斥,而是讓世界多了一種選擇”。
“中俄聯手拋棄美元”
據俄新網報道,俄總理普京23日在與到訪的中國總理溫家寶會晤後表示,雙方決定在今後貿易中改用自己的貨幣結算“是為兩國經貿創造良好環境邁出的重要一步”。他說,迄今為止,兩國間結算完全使用外幣,其中主要是用美元進行結算,“而現在作為第一步,我們已經開始在中國交易所使用盧布結算,12月初莫斯科將可以使用人民幣結算”。24日,溫家寶在會晤俄總統梅德韋傑夫時介紹,此行中方與俄企業家簽署了13份合同,總價值達85億美元。
法新社24日評論說,此舉顯示中俄兩國“都試圖挑戰美元地位”,並提升本國貨幣在全球範圍內的使用度。報道稱這個現象並不突然,世界金融危機發生後,中俄早就號召對全球金融體系進行改革,並提出除去美元以外,需要一種“超國家貨幣”。
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銀行一位不願署名的貨幣分析師的話說,中國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野心勃勃”,“這只是近期人民幣國際化和區域化趨勢中的一小步。中國的全局意圖是希望所有夥伴國都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劉健恆對《華爾街日報》說,中俄此舉也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元仍將是俄中跨境貿易主要結算貨幣。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對美元那麼有信心。美國forexhound網站文章寫道:前不久召開的G20峰會險些實現“對美元的軍事革職”。美元險遭“被扇耳光、被剝奪勳章”,差點被剝奪了世界主要貨幣的地位。文章認為,美國已經喪失了二戰後享受已久的政治、經濟和金融威望。“在過去的G7和G20峰會上,美國的提議通常都會被接受。現在其他國家卻眼睜睜看著美國“身處泥沼”而不相救。敵意代替了尊重,爭論取代了順從。在經濟領域,世界看似缺乏領袖,中國正急於填補這個空缺。文章認為,中國掌握著“挑戰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的按鈕”,並隨時尋覓發動突襲的最佳時機。
新加坡“亞洲網”24日報道標題和很多其他媒體一樣,都是“中國和俄羅斯拋棄美元”。但報道認為,中俄拋棄美元,根本原因是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元帶給別國的不安全感在增長,於是兩國高級官員開始探索其他可能性。有分析稱,中俄這一舉動的目標不是要挑戰美元,而只是為了保護本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