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之間的交往本身就是一種有趣知識與智慧的博弈,尤其像中國和美國這樣的大國。如果中國能夠恰當的利用這些中美知識產權爭端,試想一個13億人口大國,一旦實施、駕馭了知識產權的舉國政策,又將是怎樣一個浩瀚、巨大的財富資源大國?
中國知識產權要有深刻的建樹:第一,利用知識產權爭端,教育企業和人民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減少侵權,提高企業防範出口風險的能力;第二,鼓勵科技發明和科技創新,保護知識產權擁有者的合法權益,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促進科技創新型社會建設;第三,與美國展開綜合性對話。既然美國製造業一直萎靡,美國想通過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保護減少貿易逆差,有求於我,那麼就應該放棄原來在政治、經濟、人權等方面強加給中國的不公平待遇。這也符合美國、歐盟等國一直倡導的互惠原則。
一方面,中美涉及高能效建築、碳捕捉與收回、清潔煤、電動汽車、智能電網等“合作”是一個宏偉的戰略大計。另一方面,中美知識產權爭端其實是一種大國之間的法制博弈,在知識產權的國度裡“沒有輸家只有贏家”。一個國家與另外一個國家在博弈中獲利多少取決於他是否能恰當的利用對方提供的機會和條件。美國推行知識產權保護是為了實現美國戰略的長遠利益,中國如果處理得當,建立宏圖,抓住機會,則能在中美關係中獲得更現實、比美國更大的現實利益。這不僅適用於中美、中歐關係,更適用所有的“大國”關係,以及中國和其他發達國家間的關係。
中國中央政府正在考慮一項雄心勃勃的新能源計劃,擬在未來五年內投資高達1.5萬億美元,以強力支持中國可替代能源等戰略,從全球“石油商戰”中突圍出去,且不用說中國能源將來要減少一半以上用清潔能源和風電,就是中美兩國在現有國情下再增加用上1/3的清潔能源、風電資源,也可能將全球石油打回到每桶不超過50美元上下;同時,法國總統薩科齊2011年1月25日在法國西部港口城市宣布,將投入100億歐元(約相當於137億多美元)新建近海風力發電總裝機達到3000兆瓦、600多座風力發電設施,在2015年前投入使用,使法國可再生能源消費比率提高到23%;還有全球各國的碳排放與收回,中美兩國將著手對這些全球性“遊戲規則”的實施與制定建立,2011年1月18日中美兩個大國新確定的“大國略”及核電、風電、太陽能、水電、智能電網、碳捕獲與封存等更系列合作領域,都突現了兩個大國無與倫比、獨一無二的“新型大國”關係,美國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舉措,立足WTO、用美國貿易法(“337調查”、“301報告”等來遏制中國)、知識產權來實現自己長期的國家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