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
“熟人社會”被打破鄰里、社會關係如何重建?
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建平說,汶川地震破壞的,不僅僅是人員傷亡,財物毀損滅失,更重要的是造成了社會秩序的破壞。通過災後重建,傷病,善後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現在需要關注的便是鄰里關係,社會關係的建立。
地震之後,北川大量居民都被安置在板房裡,板房區地方不大,加上住在一起的居民都有特殊的經歷,大家聚在一起,經過兩三年時間的相處,臨時性的社會關係網基本形成,可以稱之為“熟人社會”。
因此可以說,臨時性的社會關係是災後重建必然的產物。
但是隨著這些居民搬進永久性
住房,臨時性社會關係被打破是必然的。北川縣政府盡量按照地震前的區域給當地居民劃分駐地,就是為了讓大家盡快地“撿起”之前的生活圈子。但是以前的生活方式是回不去了,怎麼辦?必須重新建立鄰里關係,災區群眾應該積極適應新的生活,這是所有居民都需要共同面對的,相互之間應該積極溝通,相互了解。
同時,社區也應該搭建平台,給居民提供彼此了解的機會。讓居民們加強交流。當地政府,媒體,志願者,應該承擔更多的義務和責任,對居民們進行心理疏導。
大道永昌 在我心中叫“山東”
解讀在新北川看不見、卻深深融入一磚一瓦的援建和感恩元素
昨日的北川新縣城,很難看到山東人的身影。據說,目前在北川新縣城,只剩下山東援建者的一個聯絡處和一些施工單位的工作人員,總共只有幾十人。
走進新縣城,除了北川人寫的“感恩山東”“記住援建者的好”等標語,“感恩山東”的情意已深深扎根於即將入住這座新城人們的心中。
不用問他們,他們會告訴你,山東在新北川修了這個,修了那個。不用問他們,他們還會告訴,一位山東人的名字和故事,已經烙在他們心底,在這個開城的特殊日子,他們又一次想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