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9日,在山東濟寧市嘉祥縣金屯鎮楊西村,一位農民在展示幹枯的麥苗。由於長期沒有有效降水,山東省旱情在持續加劇。目前全省受旱麥田達3000多萬畝,其中重旱近400萬畝。一些地區的麥田出現大面積幹裂,麥苗已經枯黃。(新華社) |
極端天氣席捲全球 資本暗流推高國際糧價
這個冬天,極端天氣輪番上演――暴雪、乾旱、洪災、嚴寒不斷肆虐,美國歐洲暴雪連天,東南亞一些國家暴雨成災,澳大利亞東北部洪水仍未退去……
受到極端天氣影響,全球糧食價格屢攀新高,糧食危機屢被提及。與此同時,流動資本也將更多目光投向國際大宗農產品市場,意圖憑借極端天氣大肆炒作糧價,從中獲得收益。
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發表的報告指出,全球食品價格指數連續7個月上漲,今年1月全球食品價格指數達231點,創歷史新高。
上周,國際小麥期貨價格一路高歌猛進,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3月軟紅冬麥合約收高15~1/2美分,結算價報每蒲式耳8.74~1/4美元,而盤中則一度觸及2008年8月25日以來的最高位。
美報:長期輕農政策導致糧食短缺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22日文章:失敗的政策導致糧食短缺
世界糧價看漲,聯合國數據顯示,糧價每年上漲28.3%,穀類食品上漲44.1%,這使人們擔心,一場新的糧食危機可能迫在眉睫,而上一場危機剛剛過去三年。
現成的答案是,全世界的廉價糧食確實在減少。造成這種供應短缺的原因是,各國政府在將近30年的時間裡未能出資進行農業基礎研究、對農村基礎設施投資以及對小農進行提高生產所需的培訓。
直到不久前,世界糧食危機相對而言非常罕見,100年裡發生大約3次,間隔三四十年。上一次真正具有全球影響的糧食危機發生在1972—1974年。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實際大米價格上升206.3%,實際小麥價格上升118.2%,均創歷史最高紀錄。
2007—2008年的糧食危機相比之下不算嚴重。小麥、大米和玉米的價格在2006年至2008年之間上漲96.7%,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後沒有達到上世紀70年代中期的最高點。然而,僅僅幾年之後,我們又在談論糧食價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