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財爺”的張傑明以很“潮”的語言書面回複記者:“不能神馬問題都由我來回答。” |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辦亞運有不節儉的地方,老百姓都知道!能不能不說‘達到了節儉辦亞運的目標’這種話?”2月21日,廣州市人大代表、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院長葛洪義在海珠區代表團第一組討論中,對政府工作報告關於亞運會的叙述發出質疑。
法治周末報道,葛洪義深有體會。他的單位——華南理工大學所在的廣州大學城,光是道路就翻新了兩遍。而廣州馬路上的花壇護欄,用的也是大理石,這都是在亞運會舉辦前突擊改造的。
“奢侈了還說成是節儉,搞的是高檔的還說自己節約,這就是‘皇帝的新衣’。”葛洪義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為了亞運會,廣州出手大方。除了城市美化,以亞運為目的的治污也耗資巨大。
起源於瘦狗嶺的獵德湧,由北向南貫穿廣州。眼前的這條河湧流水淙淙,清澈見底,水邊的鮮花植被簇擁著富有東方特色的壁畫景墻,河沿上的棕櫚樹和涼亭吸引路人駐足拍照。
獵德湧是廣州申辦亞運會之後開展治污工程的一個縮影。一位廣州市民說,在此之前,獵德湧是一條臭氣熏天的水溝,市民掩鼻而過。在過去的9年裡,污水廠持續處理獵德湧流域內每天流出的近28萬噸污水,終於使這片水域華麗轉身,成了讓廣州市民賞心悅目的景點。
廣州多水,僅市中心城區就有河湧231條,總長913公里。上個世紀末,隨著廣州城市規模的擴大和人口膨脹,許多河湧成了用來排污的“臭水溝”。廣州在2008年年底決定投入486億元,根治121條河湧,一天耗資1億元。
廣東省人大代表朱列玉就住在楊箕湧旁邊,他見證了這條水流由濁變清的過程。“水污染治理的確有效果。”但他懷疑,“廣州的家底真有這麼厚嗎?”
巨額開銷使市民們對“錢”敏感起來。2010年1月,“口罩男”出現在亞運整治工程咨詢會上,向廣州市建委主任簡文豪表示,反對亞運改造統一換用花崗岩。這一代表廣州市民心聲的意見最終被政府采納,至少為政府省了5000萬元。
但是,以亞運會為目的的間接和直接的支出究竟有多少錢,恐怕絕大多數人仍無法得知,政府大手筆的開支引發了民眾對亞運會預算的追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