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你如何看待今後的房價走勢?
林樹森:人居環境好的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房價降低空間可能不會很大。第一它是稀缺資源,另外一方面在很長的時間裡,特別是在中國,城市跟鄉下整個生活質量還是相差太遠了,所以有錢人希望在城市裡買一套房。比如,山西的煤老板有錢就跑到上海去買房。上海的生活質量跟煤礦裡的生活質量肯定是相差很大的。
談交通擁堵現階段限車等於限制廣州發展
南都:你曾說廣州要從花園城市向生態城市轉變,為什麼?
林樹森:從花園城市向生態城市轉變。廣州一開始是提倡花園城市,無非是在市中心多搞公園和綠化。時代在變化,現在花園城市對於城市來說並不是最佳模式。生態城市肯定沒有老化問題,廣州經過“一年一小變、三年一中變”,拿到“國際花園城市”的牌子後,提出了建設生態城市的概念。
南都:對於大城市的交通擁堵現象,你怎麼看?
林樹森:一個城市要有跟自己城市定位相適應的基礎設施,廣州要建國家中心城市,北京500多萬輛車,1000多萬人口,東京、莫斯科大同小異。大家都討厭汽車多,但不管怎麼說一個城市汽車的數量和城市的規模、等級都是正相關的。想要廣州變成區域中心城市,要想在珠三角保持中心城市的地位,沒有幾百萬輛車是不可能的,現在的汽車擁有量還差得很遠。提倡公共交通是對的,限制小汽車對於廣州現階段來說等於限制廣州的發展,應該在雙中心的城市結構基礎上修建路網,實現城市南移。對於廣州,要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我在廣州時就講過,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主要矛盾還是城市基礎設施,不修路就堵車。
談廣州城變十二年大變目標是捍衛城市地位
南都:2006年離開廣州前往貴州赴任前,你在歡送晚宴上曾講道:我們保住了廣州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剛剛過去的2010年,廣州實現了“十年一大變”城市建設成就,作為當時主導制定廣州2001-2010年城市戰略總體規劃的負責人,你如何評價當時的工作,是怎麼保住城市地位的?
林樹森:上世紀90年代初,廣州加入了國際大都市協會,當時提出建設國際化大都市還曾遭到很多人恥笑。但廣州在上世紀90年代的確面臨城市建設面積有限的困局,當時城區面積只有190多平方公里,這樣的地形地貌不開疆拓土是不可能的。當時提出“東進、西聯、南拓、北優”八個字的城市發展方向,就是為了將廣州真正建設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當時制定戰略規劃時,很多專家都認同廣州就應該發展雙中心,老城區是一個中心,番禺的廣州新城是一個中心,要在番禺南沙再造一個廣州。建設國際大都市的門檻就是基礎設施,現在的南沙港、國際機場、會展中心、歌劇院等一系列公共建築實際上是在那個時候籌劃建設的,其中標誌性的門檻就是廣州新機場和南沙港。
談基礎設施不能看短期,要看長遠利益
南都:去年亞運會成功舉辦,城市景觀工程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都有了很大改善,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來講,這些都很重要。
林樹森:城市景觀工程跟城市基礎設施的關係怎麼處理,我認為兩個都需要。政府這個錢怎麼用,就要看在什麼階段,過去十幾年、現在和今後相當一段時間,政府省錢最好還是多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也有個投入產出的問題。
關鍵不在於用了多少錢,關鍵在於你花了這個錢後,對廣州的可持續發展是不是有促進作用。要用最小的代價換取長遠的利益,不能看短期,要看長遠。在嚴重塞車的情況下,道路建設更重要。
南都:有一種觀點是,從城市基礎設施的投資中多分一些用在民生上效果會更好,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林樹森:這應該綜合統籌,但你要知道,城市競爭力也是影響市民財富積累和幸福指數的重要因素。城市競爭力講到底主要還是城市基礎設施。不要把城市基礎設施和民生對立起來,好像拿錢給老百姓分就是民生,搞城市基礎設施就不是民生?廣州如果沒有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廣州人的生活怎麼會比別人好?如果沒這些基礎設施,50年後廣州將會淪落為二級城市、三級城市,到時候廣州的民生將會是什麼樣子。
南都:談談你現在的生活,你平時長期住在哪個城市?作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今年會開展哪些工作?
林樹森:我平時在廣州,我很喜歡廣州,廣州是對於我來說最重要的城市,廣州人都知道,我對廣州的感情是不可動搖的。至於政協的工作,我將服從全國政協的安排。(來源: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