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研究科技史的教授劉兵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認為在有爭議的核電項目中,很少看到各方進行公開辯論,使得部分技術專家與投資方的利益實現共謀,科學旗號下,實則控制著信息的共享。他認為,不僅僅是核電,大的有爭議的科學技術項目,比如對於轉基因、修水壩,人類現實階段能力,經常是出於無能為力的狀態。為了在局面變得最糟之前更警醒一些,公開的聽證是最好的辦法。相對於技術精英閉門決定,這種保守,其實是一種積極的保守。
從這個層面講,公民參與的意識應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通過建構社會壓力,以“鄰避主義”的行為模式,實現與決策者的互動平衡,讓技術背負上倫理的責任。這不僅僅是一場自我拯救,更有社會公意的抱負存焉。
這種抱負顯然還要訴諸於己。當有節制的生活方式,成了每個人的自我訴求,一種新的生活倫理才可以建立起來,也才可能真正建立起有遠謀、有能力、可負責的公民社會。否則,現實的選擇便只有被動等待,當越來越多的災難,越來越多的束手無策,世界最灰暗的一天會不會真的要降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