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1965年後,8個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全都迅速增長。整個20世紀後半期,一些國家和地區(中國、泰國、香港、台灣)經濟增長迅猛,它們的增長率遠遠超過先前工業化國家的增長率。美歐經濟學家難以想象這樣的增長率會是1820年—1950年工業領導國長期增長率的2倍、3倍甚至4倍。
此時的日本財富變化最令人吃驚。這種變化主要得益於出口的繁榮。朝鮮戰爭爆發,美國軍方向日本下了大批訂單,極大地刺激了日本工業的增長。即使在戰後,日本經濟仍受益於美國建立太平洋地區軍事基地所需的大批訂單。不僅如此,日本企業還先後掌控了科學儀器、照相機、縫紉機以及造船業等行業的最新技術。20世紀60年代,日本汽車生產從不到50萬輛躍升為世界第二大供應國,取代了德國和法國。汽車生產的增加促進了鋼鐵工業的擴張,這使得日本跨入該行業世界領先之列。這20年裡日本人均收入增長了5倍多,如此增長是工業革命領導國用超過一個世紀的時間才能完成的奇跡。儘管1970年後日本人均收入增長趨緩,但1970年—1980年間人均收入仍增長了約40%,這使得日本經濟總量超過法國和英國的總和,一躍成為世界經濟第二(Maddison 1995)。
雖然亞洲經濟的騰飛令人注目,但是人口問題又亮起了紅燈。20世紀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初期,人們普遍預測人口無抑制增長不僅會威脅南亞和東南亞國家(或地區)養活自己的能力,而且會扼殺該地區脆弱的經濟增長。20世紀50年代,人口學家提出的人口變遷理論預言:經濟增長使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也隨之下降,致使人口增長率趨緩。而這死亡率下降正是導致亞洲人口爆炸的原因。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末,出生率仍保持在較高的水平,這導致一些人口學家宣稱人口變遷理論的死亡(Coale 1973)。現實證明對人口急劇增長的悲觀預測是不正確的。1970年—1980年間,所有東南亞國家(或地區)總人口出生率急劇下降。今天,除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外,其餘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出生率均低於人口再生產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