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多元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危機確實動搖了市場對美國的信心,但美國在全球經濟和國際金融市場中的霸主地位並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根據IMF4月初發布的最新預測,2011年,根據購買力平價調整後的美國經濟總量在全球的占比依舊高達19.38%,即便到2015年,這一比例可能還會高於18%。霸權地位為美國利用“雙鬆”政策搭配謀求個體利益最大化奠定了基礎。
所謂“雙鬆”,並非絕對意義上的寬鬆,而是相對意義上的寬鬆,具體包括兩層內涵:一是美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對主要經濟體更趨寬鬆,二是美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對市場預期更趨寬鬆。
對於世界經濟而言,美國這種謀定後動、試圖搭便車的“雙鬆”政策顯然是有損全球整體利益的,但這種“於己有利、於人無益”、“對內刺激增長,對外輸出通脹”的陽謀,之所以未能引起市場高度關注,正是因為深入人心的“普遍共識”為其提供了隱蔽:復甦的基調確定和美國的強勢表現讓市場放鬆了對美國政策偏好增長的警惕;歐豬五國主權債務危機的一波三折讓財政鞏固的焦點聚集在歐洲;金磚五國通脹數據的不斷飈升則讓貨幣緊縮的焦點聚集到了新興市場。在這些掩護之下,美國政策搭配的“相對寬鬆”並不引人注目。
直到有一個或是無畏,或是無邪,或是無心的小孩隨口指出了“皇帝新裝”的真相,美國“雙鬆”政策陽謀才忽然之間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4月中旬,標準普爾出人意料地將美國主權債務的前景展望從穩定降至負面,而其他18個和美國一樣擁有AAA主權評級的經濟體均沒有負面的前景展望;過去22年裡,在標普212次類似舉動中,更有118次隨後跟隨著主權信用評級的調降。
一石激起千層浪,標普的舉動立刻引發了市場震動。但值得關注的是,相對於市場反應,即美國主權CDS的小幅上升、美國幾大股指的輕微波動和美元匯率的小幅震蕩,標普對美國風險的警告引發了更大、更快、更強烈的“准政策反應”: 美國財政部立即發表聲明,聲稱標普低估了美國國會和白宮解決財政問題的能力;財長蓋特納高調宣稱,解決美國赤字問題的前景正在改善,美國並無真正失去AAA主權評級的風險;總統奧巴馬的首席經濟顧問古爾斯比則表示,白宮與國會正就削減長期聯邦債務走向共識,並暗示標普的舉動包含政治意圖;而與美國政府潛在關係頗為密切的某國際投行,也第一時間從技術層面發布了偏向樂觀的分析報告,其對2013年美國財政赤字GDP占比的預估為4.5%,明顯優於標普基於悲觀假設和樂觀假設預估的6%和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