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領導人當然歡迎這種援助,但是,1943年3月8日,美國駐蘇聯大使斯坦利海軍上將卻表達了如下的失望——美國根據租借法並經美俄援助委員會提供的援助未能得到蘇聯人民的正確評價,因為蘇聯政府很少說明援助的真正規模。之後,蘇聯政府才在報刊和電台上較多和較為全面地報道了盟國的援助。但是勝利後不久,蘇聯在正式場合完全不再提這種援助了,最多只說:“我們為所有東西付出了三倍的流血代價。”
關於根據雅爾塔協議遣返戰俘。1946年1月,美國人強制性地把數千名前弗拉索夫(戰爭期間被德軍俘虜並與之合作的蘇軍叛將,戰後被以叛國罪處死)分子遣送到德國的普拉特靈集中營。每次對他們採取暴力的時候,所有級別的軍人(包括艾森豪威爾、巴頓和其他高級指揮官)都大聲表示抗議,而美國國務院也盡可能地對那些希望盡快結束這些可恥行動的人表達自己的立場。可是,英國人卻堅決樂意執行這種方針,直到所有的俄國男人、婦女和兒童都被遣送回去。
雅爾塔協定明確規定,只有蘇聯公民必須被遣返回蘇聯,聯合盟軍司令部頒發的所有命令都確認了這一點。6月1日和2日,英國軍隊粗暴地使用武力,把俄國男子、婦女和兒童趕入運送牲畜的車輛,將他們送往蘇占區。對於逃往山裡的人,英國人還追捕了兩個星期。
儘管承受著壓力並且缺乏國際支持,列支敦士登卻是唯一一個拒絕向布爾什維克遣返俄國人(違背他們本人意願)的國家。列支敦士登公主吉娜領導著當地的國際紅十字會分會,向被拘留的800名俄國人提供幫助(這筆費用為50萬瑞士法郎),甚至還要支付其中幾百人轉去阿根廷的費用。……任何時候都不應忘記,這是一個沒有很多資源的極小的國家,但它卻有勇氣和尊嚴按照基督教和人道原則去行事,而當時所有其他國家都拒絕這麼做。那時,蘇聯當局奪走了列支敦士登大公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的很大部分財產,並且誰也不能保證,當時蘇軍不會再前進100公里並進入瓦杜茲(列支敦士登公國的首都)。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於俄國的結果。
1.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且旨在使德國和西方民主國家相互削弱的《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是由斯大林把布爾什維克制度擴大到整個歐洲的願望促成的。
2.共產主義制度所固有的動員性經濟在貧困條件下是必需的,而這種貧困是這個制度所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