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日電/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同志的文章,題目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
文章指出,要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樹立以人為本、服務為先,多方參與、共同治理,關口前移、源頭治理,統籌兼顧、協商協調,依法管理、綜合施策的社會管理理念。要堅持從我國實際出發,在總結我國社會管理經驗、借鑒國外有益成果的基礎上,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的總要求,積極推進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制度創新,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不斷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進一步形成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相適應的社會管理體系,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穩定。
文章如下: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
作者:周永康
中央舉辦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是全面把握國內外形勢、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重要決策。胡錦濤總書記在開班式上作了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大意義,深入分析了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其原因,明確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指導思想、根本目的、基本任務、重點工作,標誌著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對新形勢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社會管理工作,以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分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奠基性、開創性工作,初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制。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面對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深刻變革和快速發展,能夠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充分證明我國社會管理與我國國情和社會主義制度總體上是適應的。
同時也要看到,目前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還不少,特別是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以及部分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難度加大;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長期以來在封閉半封閉環境和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社會結構發生了全方位、根本性變化;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道德觀念多元多樣多變,公平意識、民主意識、權利意識、法治意識、監督意識不斷增強,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願望日益強烈,這些都給社會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深刻認識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置於更加突出的位置,作為第一責任,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幹部任期考核的重要內容,切實抓緊抓好,推動社會管理取得長足進步,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一、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切實轉變社會管理理念
我們要進一步樹立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相適應,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我國政治制度相適應,與開放、動態、信息化社會環境相適應的社會管理理念,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第一,要樹立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的理念。社會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和服務。我們必須按照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要求,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人民滿意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同人民群眾意願和需要緊密結合起來,以人民群眾利益為重、以人民群眾期盼為念,充分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寓管理於服務之中,努力實現管理與服務的有機統一。各地區各部門要全面梳理社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符合、不適應問題,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努力向服務型管理轉變,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權益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暢,從而自覺接受管理、主動配合管理、積極參與管理。
第二,要樹立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理念。現代社會管理既是政府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並依法對有關社會事務進行規範和調節的過程,也是社會自我服務並依據法律和道德進行自我規範和調節的過程。在社會管理中,一方面要不斷提高政府的社會管理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不斷增強社會自我管理能力。我們必須樹立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理念,在發揮好黨委領導核心作用和政府主導作用的基礎上,發揮好各種社會力量在社會管理中的協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推動社會和諧發展、保障社會安定有序的合力。上世紀90年代,中央就作出了對社會治安實行綜合治理的戰略決策。實踐證明,這是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有效形式,我們要堅持和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第三,要樹立關口前移、源頭治理的理念。在我們這樣一個處於快速發展時期的發展中大國,發生一些社會矛盾和問題是難以避免的。關鍵是要及時發現矛盾問題,弄清其產生的原因、發展的規律,從源頭上主動解決問題、減少矛盾,把社會管理的關口前移,不斷增強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有效性。許多社會矛盾是在改革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也要靠改革發展去解決。特別要積極構建源頭治理、動態協調、應急處置相互銜接、相互支撐的新機制,最大限度地使社會矛盾不積累、不激化。這不僅僅是社會管理部門的責任,也是各級黨委和政府、各部門各單位的共同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