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在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建設管理方面,要建立綜合管理格局。要以促進互聯網健康發展為目的,建立黨委統一領導、政府嚴格管理、企業依法運營、行業加強自律、全社會共同監督的綜合管理格局,形成法律規範、行政監管、行業自律、公眾監督、社會教育相結合的互聯網管理體系,提高依法管理、規範管理、系統管理、動態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依法規範網絡信息傳播秩序,建立投訴、查處機制。要依法嚴厲打擊網絡色情、賭博、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淨化網絡環境。
第五,在社會矛盾化解方面,要建立主動依法維護群眾權益的機制。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維護群眾權益放在首位。要加強和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特別要總結開展大接訪、大走訪、大下訪活動和一些地方建設“民心網”的經驗,完善信訪工作機制,落實領導幹部接訪、下訪、回訪、聯繫群眾制度,暢通、規範群眾訴求表達渠道,依靠基層黨政組織、行業管理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發揮工青婦等群眾組織的作用,共同維護群眾權益,引導群眾理性合法表達利益訴求,積極化解社會矛盾。
第六,在社會治安方面,要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我國是當今世界治安狀況最好的國家之一,但社會治安形勢也不容樂觀。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是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一個重要方面。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群結合、依靠群眾的方針,以深化平安創建活動為載體,建立健全點線面結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結合、網上網下結合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不斷提高預知、預防、應急處置能力,讓人民群眾感到越來越安全。特別要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健全社會治安重點地區排查整治長效機制,加大對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黑惡勢力、涉槍涉爆、搶劫搶奪盜竊、拐賣兒童婦女等犯罪活動的防範打擊力度,堅決遏制嚴重刑事犯罪高發的勢頭;要善於用好寬的一手,通過完善立法、司法解釋、刑罰執行制度等,把減少社會對抗、促進社會和諧的要求落實到偵查破案、批捕起訴、定罪量刑、監管改造等執法各環節。要把近年來大型活動安保工作取得的成功經驗運用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中,大力加強平安志願者等群防群治隊伍建設,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群防群治的新途徑新辦法,提高對社會治安局勢的控制力。
第七,在市場經濟秩序維護方面,要建立社會誠信制度。只有重信守諾,社會才能和諧發展。有關部門要研究制定社會信用管理法律法規,建立完善社會誠信行為規範,建立公民個人和企事業單位信用管理制度;建立統一的信用記錄平台,對守信者予以鼓勵獎勵,對失信者予以懲戒;強化社會信用管理體制,明確有關部門的責任。各地區各部門在探索建立社會誠信體系過程中,要注意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輿論氛圍。這不僅對社會誠信體系建設,而且對整個社會和諧穩定,都將發揮基礎性、長遠性作用。
第八,在精神衛生方面,要建立監測、預警、疏導、救助機制。衛生、民政等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推動建立監測、預警、疏導、救助機制,及時發現、積極疏導、有效解決精神衛生問題,防範和降低社會風險。要在全社會開展關愛行動,在企事業單位、社區建立交流和互助平台,開展幫扶志願服務;規範、發展專業心理服務機構,提供社會化心理咨詢和心理救助服務;建立個人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對因工作生活等受到挫折而失去信心的人進行疏導、救助,調適他們的身心,舒緩他們的壓力;建立對心理疾患人員的治療管控機制,預防、減少個人極端案(事)件的發生。
對於我國社會管理領域面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必須通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以解決。比如,關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問題,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越來越高度重視,採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還需進一步加大解決力度,特別要把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重大舉措落實到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等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上,把改善民生的重點放在農村和困難群眾上,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以民生和諧促進社會管理的改善。又如,關於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問題,關鍵是要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係,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縮小城鄉、區域、行業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要確立平等保護與特殊保護相結合的制度,給予困難群眾一定的傾斜保護,保障他們的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等基本權益,真正使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廣大普通百姓。要通過行政體制、司法體制、教育體制、社會保障體制等方面改革,保障行政、執法公正廉潔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再如,關於加強宣傳教育問題,我國30多年快速發展,客觀上也積累了不少矛盾和問題,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是一個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教育引導人們正確認識這些矛盾和問題,始終給人們以信心、以良好預期,努力培育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心態。當前,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知、認同,特別要加強有針對性、有說服力的群眾工作,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加強輿論引導工作,為培育良好的社會心態作出積極努力。對此,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已經明確了大政方針,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具體部署。我們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維護人民根本利益、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研究部署工作,落實民生優先的要求,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從源頭上、根本上、基礎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創造條件。
(本文節選自周永康同志2011年2月20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